2010年12月31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10月 冷静反思——创新控

《中国农资》记者 丁文建

  焦点:

  文章:《钾肥问题大规模行业调查:前瞻未雨绸缪之路》

  刊登日期:2010年10月1日《中国农资》周报5版

  作者:吴江 刘学胜 张番 丁文健

  关注点:BHP收购PCS在中国引起很大反响,国际矿业巨头资源并购意图日渐明朗,中国钾肥行业的新变化受到业内外广泛关注,《中国农资》传媒针对钾肥行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了大规模的行业调查,特别是对于国际国内新变化、当前国内钾盐发展状况以及中国是否参与竞购PCS等公众关心的问题,针对国内钾肥生产企业、科研机构专家、学者精英人士进行了最大规模的民意调查。

  关键词: 资源  创新

  金秋10月,化肥行业呈现前升后降的形势,作用力不仅仅来自市场需求,政策之手才是“幕后元凶”。10月中旬,“出口关税将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的声音犹如当头一棒,出口脚步立马放缓。

  面对国际市场的高额报价,出于对经济利润的追求,国内的化肥大多选择了出口,国家就不想出口创汇吗?答案是否定的,那为什么还要调整出口关税政策,拒国际市场于千里之外呢?归根结底是为了保护资源性产品,尤其是作为化肥原料的煤炭、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国家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进一步调整关税税率,牺牲企业利益,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避免百年后受制于人。

  不得不提的是“BHP收购PCS事件”,由于原定的收购时间(10月18日)的临近,国内业界议论纷纷,甚至由此引起了对目前国内钾肥行业的深度剖析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的探讨,对资源的关注度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然而我国化肥产能已进入过剩时代,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走创新之路成了业内共识。由《中国农资》传媒主办的“2010国际水溶性肥料高层研讨会”和第四届中国农资连锁经营论坛都在此间举行,由媒体从第三方角度切入,对水溶性肥料这一新型肥料在推广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农资连锁经营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深入探讨、研究,通过此类论坛的举办,不仅实现了行业科学技术方面的创新,同时,经营模式方面也打破传统模式,再次创新。

  总之,这些都说明国内化肥业界人士已经从原来的“大步向前”中惊醒,冷静下来反思行业的长远发展之路。

  活动:

  10月12日,由《中国农资》传媒主办的“国际水溶性肥料高层研讨会”在哈尔滨召开。“2010国际水溶性肥料高层研讨会”是在国家不断推进节水、节肥工作的同期,由媒体从第三方视角切入的第一次国际性研讨会议,议题涉及“水溶性肥料推广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行业技术标准、设施配套探讨以及如何创新营销思路”等三个方面,由于囊括了当前水溶肥料发展最紧迫和关键性问题,而备受关注。

  10月12日,第四届中国农资连锁经营论坛在哈尔滨顺利召开。本届论坛的主题为“中国农资连锁网络建设与盈利模式创新”,连锁网络中的服务内容及一网多元等细致化和拓展化的连锁网络建设思路在论坛上得到热议。

  传媒回放:

  政策:

  10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通知,转发了国家发改委《关于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的若干意见》:煤炭工业长期粗放发展积累的矛盾仍很突出,未来将通过兼并重组,力争使特大型煤矿企业集团煤炭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例达到50%以上。

  事件:

  1、10月5日,国土资源部启动新的钾盐找矿国家战略:中国地质调查局传出消息,我国已经启动一项新的钾盐地质找矿的国家战略,主要是针对我国钾盐资源紧缺形势和国外垄断联盟对钾肥市场控制的严峻局面,以通过克服我国钾矿地质工作的瓶颈,开辟找钾地质新领域,加快建立我国钾盐资源战略供给基地、确保国家资源安全。

  2、10月8日,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正式发布在商标管理案件中认定的驰名商标名单:河南金山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的“金山牌及图”商标、江苏美乐肥料有限公司的“美乐及图”商标、中盐安徽红四方股份有限公司的“红四方及图”商标、河南心连心化肥有限公司的“心连心及图”商标、河南省黄泛区绿原化工有限公司的“绿原及图”商标、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化肥分公司的“长江及图”商标等6件商标凭着良好的市场占有率和品牌知名度荣居其列。

  3、10月10日,由中国化肥与农药理事会主办的第三届东北4省区农资交易会在长春召开:展会以扩大农资流通、促进农业生产、繁荣农村经济为目的,重点展示农资行业新技术、新成果、新产品,促进农资产品交易,搭建农资经销和科技推广平台,搭建厂商与经销商之间的交流平台,促进农资企业与经销商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搭建企业与农民的对话平台。

  4、10月12日,第二十六届中国植保信息交流暨农药械交易会在哈尔滨开幕:来自全国农业植保系统、农药械生产企业、有关科研教学单位及农资、化工系统的代表和农药械经销商、民营经销大户约15万人参加一年一度中国农药械行业规模最大的盛会,共同分享中国农药械市场的巨大蛋糕。

  5、10月18日,中国磷肥工业协会和中国硫酸工业协会联合召开了磷酸、硫磺重点企业座谈会:云天化、瓮福、开磷等磷复肥生产企业悉数到会分析国内外产销形势,研究市场对策。与会代表就磷酸一铵价格上涨、如何应对硫磺涨价以及对关税政策的建议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声音:

  国内市场磷肥充足,硫磺涨价底气不足

  ——中国磷肥工业协会副理事长 齐焉

  本报10月1日报道:中国磷肥工业协会副理事长齐焉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了解到秋季市场的二铵资源达到460万吨,占去年全年消费量的53%,而正常来说秋季二铵只要占全年消费量的40%就够用,所以目前的供应量完全可以满足秋季市场需要。呼吁国内贸易商不要炒作硫磺,因为硫磺炒作已严重影响我国粮食安全。同时建议进一步鼓励提高硫磺回收率,提高硫磺资源自给率,稳定硫磺价格,减少受国际制约。

  肥市要回暖,关税欲调泼冷水

  ——中国农资传媒记者

  本报10月15日报道:当前的氮肥企业深受原料涨价、节能减排的双重压力,倘若在这个关键时期调整关税,恐怕会浇灭氮肥市场正在回暖的信心。

  氮肥产业结构调整成为当务之急

  ——中国氮肥工业协会副理事长、秘书长 刘淑兰

  本报10月15日报道:加快氮肥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产业良性发展;同时加大国家政策指导和宏观调控的力度,避免产能的盲目扩张。

  中国钾盐:从防守到进攻

  ——青海中航资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吕正光

  本报10月22日报道:我认为应该开拓第二条道路,钾本身不稀缺,只是我们没找到合适方法,譬如钾长石、海水中的钾,都是我们取之不尽的钾资源。如果在基础产业方面加强力度、开辟出新的钾肥供应资源,必和必拓怎么收购也不可怕。

  中国不必担心钾肥垄断

  ——中国上海钾盐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魏成广

  本报10月29日报道:就必和必拓公司收购加拿大钾肥公司事件,会不会因收购案形成垄断而影响对中国的钾肥的安全,我们通过分析认为,中国不必担心钾肥的垄断问题,目前只不过是资本逐利行为带来的过度炒作,而在过度炒作的背后又有一些利益相关者的推波助澜,所以才导致一些企业甚至政府的担心。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