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31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3月 两会暖肥市——政策控

《中国农资》记者 刘海涛

  关键词:两会 定调

  一年之计在于春,3月份是播种的季节,也是农资行业共聚一堂,把脉现状,瞻望未来的季节。

  3月份的农资界,是会议和活动最频繁的月份。3月3日至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在京召开,两会上农资精英带着问题和规划为农资行业的发展建言献策;10日,第七届FMB亚洲肥料会议在京召开,业内人士就国际化肥贸易格局变化、国际肥价涨势等热点展开了讨论;16日,首届国际新型肥料发展论坛在沪举办,农资官员、专家、企业共聚一起,就新型肥料的现状和未来发展做了多层次、全方位的探讨;21日,中华全国供销合作社第五次代表大会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会议上肯定了供销社过去五年在“三农”方面做出的卓越贡献,李成玉主任总结过去五年的成绩和不足,并指出2009年全系统销售额达到了12375.8亿元,是2004年的1.9倍,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

  简而言之,农资界的3月份是会议的月份,是统筹规划、总揽全局的月份,在良好的政策环境下,行业如沐春风,信心倍增。在这一个月里,活动不断,讨论不断,有争执、有肯定,大家求同存异。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建立一个更加健康、更加和谐的农资市场而尽心尽力。

  活动

  第七届FMB亚洲肥料会展在京举办

  3月10日,来自35个国家的近300名化肥业内人士参加此次活动,就国际化肥贸易格局变化、原材料和化肥价格走势、行业创新等话题交换了看法。会议上,中国农资传媒总编辑曾峰发布了《中国化肥流通改革变迁》行业报告,中国磷肥工业协会理事长武希彦提出我国磷肥产业已进入以销定产的阶段。

  “首届中国国际新型肥料发展论坛”召开

  3月16日,由中国农资传媒主办的这次会议如期召开。会上,业内人士围绕着“新型肥料界定的争议、新型肥料的热点品种、新型肥料标准、施肥体系的创新性探索、行业革新发展的理性探讨”五大话题展开了讨论和交流。

  新型肥料是市场需求的产物,它的发展也非常迅速,目前,仅山东省就有300多家有机肥生产企业。与会专家认为,未来一段时间内,新型肥料将会出现一大批规模化、品牌化的新型肥料企业。

  焦点

  文章:《全国人大代表热议农资行业发展》

  刊登日期:2010年3月12日《中国农资》周报第6、7版

  作者:《中国农资》记者 刘学胜

  关注点:从2010年全国两会在京隆重召开,来自不同地域、不同业界、不同阶层的5000多名代表、委员、带着民生和民意而来。对于农资界来说,这也是一个求新、求变,谋发展的大好机会。会议上,农资界人大代表提出了一系列见解和建议,开磷集团董事长屈庆麟提出的“高浓度磷复肥非两高产品,开放出口有利健康发展”,广西忻城县土肥站副站长的“建议尽快出台《肥料管理条例》”,还有浙江温岭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副站长林燚发表的“关于理顺农药管理体制的建议”等观点和主张,引起了与会代表的热议和支持。通过此次会议,人大代表把农资人关注的话题带到了中央,把农资从业人员有决心和信心服务好我国农业发展的声音传递到了全国。        

  传媒回放

  政策:

  3月1日,《中国—秘鲁自由贸易协定》正式实施:依据此协议,我国和秘鲁化工产品将迈入“零关税时代”。

  3月11日,《氮肥行业结构调整指导意见(讨论稿)》和《合成氨行业准入条件(征求意见稿)》在京修改:对产业布局、淘汰条件、新建装置准入等条款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新建单套合成氨装置的注入门槛拟定为30万吨。

  声音:

  要增加常规育种方面的投资力度。

  ——河南农科院小麦研究中心副主任许为钢

  本报3月12日报道:许为钢就我国农作物民族种业提出了保持或者增加常规育种技术在主要农作物新品种选育方面的投资力度,进一步推进我国农作物种子市场化进程,严格种子市场准入制度。

  中国化肥流通改革变迁:“放开”到“开放”。

  ——中国农资传媒总编辑曾峰

  本报3月19日报道:曾峰在第七届FMB亚洲肥料会展上说道,以1998年和2009年的“31号文件”为标志,中国化肥流通领域经历了巨大变化,实现了化肥市场的“放开”和“开放”,加快了化肥流通市场化。

  微生物肥料市场潜力在2000万吨以上。

  ——农业部新型肥料实验室主任刘兆辉

  本报3月26日报道:2007年我国蔬菜、果树种植面积达2780万公顷,若有50%的蔬菜、果树使用微生物肥料,那么微生物肥料的潜在需求量为1360万吨/年。今天,微生物肥料市场潜力已在2000万吨以上,需要企业生产和销售规模化发展。

  事件:

  3月5日,“三农”再次成为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点: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做出了“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强化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任务部署,敦促全国各地开展园艺产品生产和畜牧水产养殖标准创建,保障“米袋子”、“菜篮子”生产安全和稳定;并安排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1335亿元。

  3月21日,中华全国供销合作社第五次代表大会在京召开:李克强副总理出席会议并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作为我国三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供销合作社系统应该改革求新,为全国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更大贡献。会议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供销系统领导班子。

  3月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京召开:云天化集团董事长董华、开磷集团董事长屈庆麟、广西忻城县土肥站副站长蒙铁英等人大代表参与此次全国大会,提出了“要加大缓控释肥推广”、“尽快出台《肥料管理条例》”、“恢复化肥增值税,变间接补贴为直补”等建议,引起了圈内人士的积极响应。

  3月9日,国内最大氮肥生产基地将在宁夏建立:中化集团与宁夏自治区政府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投资160亿元在宁夏建立氮肥生产基地,计划分两期共建成年产200万吨合成氨、320万吨尿素。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全球单厂规模最大的氮肥生产企业之一。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