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用新型肥料
我国是一个农业有机物料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每年都有大量的植物秸秆、人畜禽排泄物得不到合理利用;但我国又是一个能源紧缺、化肥利用率较低、环境污染严重的国家。新型肥料的开发不仅有利于提高常规肥料的效益,还能促进农业有机物料及其它废弃物的循环利用,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但是当前国内肥料市场管理还不够健全,假冒伪劣产品鱼目混珠,坑农害农问题时有发生。
在选用新型肥料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各种新型肥料虽然具有普通有机肥、化肥所没有的优点,但它们在养分供应量和培肥改土效果方面还取代不了常规化肥和大宗有机肥。②新型肥料的质检标准一般不像常规化肥那样明确,因而更容易出现假冒伪劣产品,选用时需要格外留意。③对新上市的“未知肥料”不要一概排斥,更不要盲目购置,而要向有关专家和施用过的人请教。如果特别想施用,可先在自家一小块地试用,成功了再推广。
常见新型肥料的特点
腐植酸类肥料 腐植酸为主要成分的肥料,多以草炭、褐煤等为主要原料,与一定量的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等化肥作用而制成,常见的有腐植酸铵、硝基腐植酸铵、腐植酸复合肥等。腐植酸能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能提高养分活性和肥料利用率;还能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作物的抗逆性。腐植酸肥料可以作基肥、追肥、种肥或用于浸种、浸根。土施用量一般为每亩50-200公斤。
多肽和氨基酸肥料 作物不仅能吸收利用无机态养分,还可以吸收利用氨基酸等有机态养分。多肽是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的过渡产物,由富含蛋白质的皮革、毛发和豆类等有机废料通过化学水解或生物发酵制得,再进一步分解就得到氨基酸。其中,多肽类肥料具有缓释性,可作基肥、追肥,亩用量一般不超过100公斤;氨基酸与微量元素等制剂混合浓缩可以制得氨基酸叶面肥,它以根外喷施为主,也可以用来浸种、拌种和蘸秧根。
微生物肥料 微生物肥料含有大量的有益微生物并以这些微生物的生物化学作用来改善作物营养和营养条件。有益微生物主要有根瘤菌(生物固氮)、解磷菌(活化土壤中难溶性磷)、解钾菌,又名硅酸盐细菌(分解、释放土壤中的矿物钾)、抗生菌,如“5406”(能抑制或杀灭有害真菌和细菌、刺激作物生长和活化土让难溶磷)和酵素菌(促进有机物转化)等。微生物肥料多为粉末状固体或液体,可以与有机肥混合作基肥,调成糊状根施覆土作追肥,拌种或蘸根作种肥。微生物是有生命的,因此,在贮存时不能与农药、化肥和过酸、过碱物质混放,也不要与大量化肥或酸碱性较强的化肥混施。
有机-无机复混肥料 有机-无机复混肥是利用现代加工技术对有机物料进行发酵和无害化处理,并加入适量化肥、腐植酸、氨基酸或微生物菌剂等,形成有机-无机复混肥。为提高产品的有机质和腐殖酸含量,常采用草炭、褐煤等作为配料。如果添加菌剂,化肥含量不能太高,否则将抑制微生物活性。有机-无机复混肥可作基肥、追肥或种肥,施用量一般为30-100公斤/亩,最好与化肥配合施用。
天然矿物肥料的特殊应用价值
天然矿物肥料指传统的氮磷钾肥以外,无需复杂加工,粉碎后可直接供农业利用的矿物或岩石资源。其养分含量因具体矿物而异,一般不含氮、磷或含量很低。其主要优点是不易结块,能增加土壤保水、保肥性和提高作物抗逆能力,适宜作肥料添加剂或土壤改良剂。各种土壤和作物一般都可施用,主要作基肥,撒后耕翻入土或与有机肥混施。我国天然矿物资源丰富,肥料市场上常可见到各种名目的矿物肥料(包括来自外国的),施用后效果大小与产品质量及是否适于当地土壤、作物特点有关,因此不可盲目选用,而应该先了解肥料产品的真伪、特点及适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