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0年12月10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食品中的臭化肥

坤 哥

  前几天,走在南京的大街小巷,到处仍然弥漫着浓郁的桂花香味,前天还突破了23℃,人们明白这种反常的热,也是温度要高台跳水的预兆。这不,今天骤然降到零下几度了,陆地风力高达5到6级阵风7到8级。俗话说得好:西风起,蟹脚痒,菊黄蟹肥,持螯赏菊,九雌十雄,把酒啖蟹正当时。双休闲赋,应了好友多次的邀请终于成行,去了近郊著名的湖边品尝螃蟹——他有个亲戚是养螃蟹的。

  推杯换盏,酒酣耳热之际,男主人开口了:“我们中国做农资的,真是什么钱都敢赚啊!”我有些迷茫、一头雾水地看着他,“我们不少养鱼的,就用整袋整袋的化肥往池塘里倒,尽管鱼肉不好吃,但生长得快,可以多产量,可以多卖钱哎!”我竟然没有汗颜的感觉,毕竟农户买了化肥是去种田,还是养鱼,还是干其他什么,做农资的不一定要弄个清清楚楚,也就“呵呵”两声,敷衍了过去。男主人并没有兴师问罪的初衷,真诚得跟鲁豫似的:“我只是想请教一下,我给孙子买的饼干、虾条里面,说是含有臭化肥,到底有没有毒啊?会影响我孙子的智力吗?”我知道,很多农民,包括我家乡的农民,都喜欢称碳酸氢铵为臭化肥,因为它暴露于空气中的时候容易分解,有时化肥袋口一打开,一股氨味扑面而来,直像一杯二锅头,呛得泪直流。我回答:“应该没有毒,前段时间有报纸说过这件事。”男主人未置可否地看着我,显然认为我的回答模棱两可,化解不了他心中的疑惑。朋友帮腔道:“你的回答很不给力,就像回答‘政府相关部门正在紧急处理中’或者‘政府相关部门正在密切关注中’,同样不给力!”我有点如坐针毡的汗颜,搪塞似地指了指满嘴的美味膏体,“脂膏如胶粘住嘴”。“铁甲长戈死未忘,堆盘色相喜先尝”,“螯封嫩玉双双满,壳凸红脂块块香”。吃在嘴里的美味,已经没有了雪芹同学笔下这种“生平独此求”的高度,也没有了神马都是浮云的淡定与洒脱。知之为知之,不知百度之,偶大体在网上查了一些概况,与读者诸君共飨。

  碳酸氢铵是碱性肥料,也就适用于各种植物和各种土壤。又属于铵态氮肥,施入土壤后能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纯品可用于食品行业,制造面包、饼干时起疏松作用。还可用于制药工业、电镀工业、用于胶鞋海绵底的制造;制革时用于中和过剩酸。这就对了,农业用碳酸氢铵,工业用碳酸氢铵,食品用碳酸氢铵,但都能吃吗?有什么区别?请回答。我回答:都能吃,无非是纯洁程度不同,食品用碳酸氢铵的要求比较纯,几乎没有危害人体健康的成分。区别是,有的只能吃一次,有的却能经常吃。我的回答是不是很给力,很有才啊!

  记者又联系了一名熟识的质检专家,这名专家的记忆力倒是惊人,他对记者娓娓道来,碳酸氢铵的分解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氨,而二氧化碳和氨都是人体代谢物,适量摄入对人体健康是无害的。美国早在1985年就将碳酸氢铵列为一般公认的安全物质。说穿了很简单,碳酸氢铵可以作为某些食品的添加剂,而这个物质在分解的时候全部是气体,无残渣,也就没有潜在的污染性啊,危害性啊,没有必要过于担心,安全性还是比较大的。

  记者又搜索到了《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在“类别——膨松剂”“食品添加剂名称(代码)——碳酸氢铵(06.002)”“适用范围——需添加膨松剂的各类食品”“最大使用量——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中找到了碳酸氢铵。顺便说一句,偶还在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的推荐名单中看到了硫磺、硫酸铵、氯化铵、氨水、磷酸铵、氯化钾、尿素等我们再熟稔不过的东西。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是指使食品加工能够顺利进行的各种辅助物质,与食品本身无关。一般应在制成最后成品之前除去,有的应规定食品中的残留量,其本身亦应为食品级商品。下次有人问食品中的尿素什么的问题,偶应该能回答得比较清楚了。

  与蟹塘主人通了电话,他满意了。在这世界上,如果你要问:什么叫相声,我说遇上郭德纲就叫相声;什么叫格言,遇上任志强就叫格言;什么叫贺岁,遇上冯小刚就叫贺岁;什么叫策划,遇上卖橘奶奶就叫策划;什么叫给力,遇上年底单位狂发银子就叫给力;什么叫幸福,今天突然收到蟹塘主人特快专递赠送的大闸蟹,偶知道了什么叫幸福,又能大快朵颐了!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