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0年11月26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必和必拓收购案”为中国钾肥产业发展敲桌子


     11月15日必和必拓公司发表申明,宣布放弃收购加拿大钾肥公司Potash。对于一直关注此事件的人来说,早已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但此次事件对我们的震撼却是巨大的,留给我们反思的空间也是巨大的。通过这次收购案,中国又应该得到些什么呢?在一定意义上,“必和必拓收购案”是在为中国钾肥产业发展敲桌子,提醒中国钾肥产业发展要更加理性,更加具有国际化深远眼光。

  现在国内很多人对必和必拓都心存反感,说它处处针对中国,威胁中国安全。但其实我更愿意相信这是必和必拓作为国际金融寡头,疯狂追逐利润的结果。对世界定价权的控制、对垄断利润的追逐,使它只要在符合一定规则的前提下,便会不择手段肆无忌惮,丝毫不会顾及损害的是中国或者谁的利益。而当我们抱怨别人损害我们利益的时候,我们是否也要想想如果整个国家的某一产业都可能被别人绑架,这本身不是更值得我们反思吗?据说必和必拓早在2003年便开始精心谋划和布局,力图构建一个控制世界钾肥定价权的钾肥帝国。而我们的“帝国”梦想在哪里呢?

  诚然,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各项产业无论在技术、管理还是对外运作上都尚未达到欧美发达国家的成熟度,还需要一个更深入的发展过程。这次收购事件也反映出了我们企业在参与世界竞争,特别是跟国外跨国资本直接竞争中的准备不足和经验缺乏,同时也暴露出我们在行业整体的长远规划、形成对外合力、利益协调等方面的许多缺陷。如北美和俄罗斯、白俄罗斯等世界主要钾肥市场分别成立了Canpotex、BPC等销售公司统一向世界销售,这对资源的垄断性增长、市场运作和价格巩固都有积极的影响。相比在统一对外方面,无论是力度和机制,我们都明显做得不够。这些都是我们在未来同国外的竞争中需要积极反思的和协调的。而通过这次收购事件让我们再一次见识了国外金融寡头在世界掀风作浪所产生的巨大破坏力,以及对我们国家产业发展可能形成的安全威胁。

  正如中科院地质与物理所刘建明所言:我们国家必须重新去审视、高度重视和长期规划钾肥行业的发展。这次必和必拓收购虽然失败了,但并不是因为我们的工作做得多出色,而且威胁我国钾肥安全问题也没有根本解决。面对来势汹汹的跨国资本,我们该如何防范?如何凭更强大的实力在世界范围内与他们一道平等竞争,从而更好的保护我们国家的利益和经济安全呢?无论国家还是企业,都应该更清醒的认识到我们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唯有正视这些问题,并通过各种途径妥善合理的解决好,才能使我们在参与世界竞争的时候不会像今天这样显得处处被动、受制于人。

  (《中国农资》实习记者周文俊对此文亦有贡献。)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