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0年11月26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农资市场常态化磋商机制初步形成


  本报讯 针对最近一段时期我国化肥价格的过快上涨,11月23日,中国农业生产资料流通协会邀请国家发改委、商务部等相关部门和国内重点化肥生产、流通企业召开市场形势分析报告会,对此问题展开专题会议研讨。

  此次农资市场形势分析报告会重点对2010年我国尿素市场形势进行分析。会议认为,近期影响尿素价格上涨的原因复杂,尿素未来价格走势不确定性因素较多。会议从2010年尿素出口情况,分析了目前我国尿素的国际市场地位以及明年尿素出口形势。认为明年国内尿素市场谨慎乐观。但2011年国际市场仍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出口政策的调整将会带来新的市场变化。

  针对2010年我国钾肥市场形势,会议分析认为钾肥价格上涨主要是由于供需关系紧张、受氮肥磷肥价格上涨影响,以及国际价格拉动所致。在未来一段时间钾肥价格将保持相对稳定。对钾肥长期行情的走势,会议分析认为钾肥的消费价格将会围绕着供求关系变化。在磷酸二铵方面,目前影响磷酸二铵市场变化的主要因素在于宏观政策、新增产能、成本以及市场需求等。

  从下午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农资局、中国农资流通协会共同主办,谷雨网协办召开的农资质量溯源论坛上获悉,我国有望在农资行业建立农资质量溯源体系,将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及计算机数据库信息系统,对农资流通的各个环节进行全程监管,实现农资质量的可追溯机制。并建立全国性的农资产品防伪追溯信息网络平台,农资产品也都佩戴上“身份证”。

  来自国家发改委、商务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等部门的有关负责人以及全国重点农资生产、流通企业代表共70多人参加了此次专题研讨。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