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19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中国农资流通协会首次推出行业白皮书
中国农资流通行业年度发展报告解读

  2010年11月12日,中国农资经销商年会暨全国百佳农资经销商颁奖典礼在南京隆重举行,中国农资流通协会在此次年会上首次发布我国第一部农资流通行业“白皮书”——中国农资流通行业年度发展报告。这是中国农资流通协会针对当前我国“三农”建设和中国农资流通行业改革发展现况,系统研究、精心推出的第一部农资流通行业的发展报告,旨在传承历史,揭示现在,共绘未来,引领行业、企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以数据为依据,以调查为基础,以分析为视角

  首次发布的农资流通行业年度发展报告将盘点行业整体情况,梳理改革发展历程,评估政策效应方向,寻求政府、社会资源对行业的广泛认可和支持,报告的突出特点是:

  数据权威、详尽。汇聚国家有关部委、信息发布单位等权威机构历年来发布的统计数据结果,集各方之长分析汇总,重点研究形势走势与判断,为企业、市场、政策发展建言献策。

  事实客观、全面。调研团队深入调查,已搜集整理3000家农资流通企业业务经营、网络建设、销售利润、发展期待等基本情况调查。与此同时,协会首次采取调查问卷的形式,在全行业内开展农资流通企业和农资经理人改革发展状况调查,已获得第一批直接、真实的农资流通企业和经理人发展状况原始素材。

  撰写团队专业、强大。由中华全国供销总社农资局、中国农资流通协会秘书处等专门从事农资流通领域研究的专业人士执笔,由供销总社、国家有关部门领导以及中国人民大学的多位专家、教授担任撰写组领导和专家顾问。

  首次盘点四大板块:市场、行业、企业、经销商

  2010中国农资流通行业年度发展报告包括“2010年我国农资流通行业市场运行情况”、“中国农资流通行业企业竞争态势分析”、“农资经销商生存发展状况调查”、“重点省域农资流通行业发展情况”等10大方面内容。此外,为了细分市场,树立典范,培育龙头,通过选用多项综合指标体系,年度报告还隆重推出了中国农资流通行业地区竞争力排名、中国农资流通行业企业竞争力排名、中国农资流通行业知名品牌排行榜、2010年度中国农资流通行业销售百强以及中国农资流通行业优秀典型案例。本次中国农资经销商年会现场着重展示了农资流通行业年度发展报告中的四大块内容。

  报告总结:全面、客观、准确

  报告从农资经销商盈利水平、进入市场时间、经营业务、企业规模、与农资生产企业相比较、农资经理人基本情况、农资经销商享受的多项优惠等方面分析 农资经销商发展概况;从农资流通行业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来分析农资经销商所处行业的基本状况;总结归纳农资流通行业的发展远景。

  专题盘点一:2010年化肥市场形势及后期展望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农资局业管处处长、中国农资流通协会副秘书长  樊慧群

  樊处长提出农资流通兼备疏通产销、平衡供求、引导种养习惯、调剂区域季节差异、物流运输、仓储供应、科技服务、融资等功能,一头连接着广大农民用户,一头连接着众多生产企业,既是紧密联系生产和消费的桥梁纽带,也是保证农业生产所需和大规模生产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当今更是我国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产业支柱。

  报告分别从2010年国内化肥市场基本情况、今冬明春化肥市场形势展望以及对经营企业发展的几点建议等三部分内容展开。重点分析2010年度国内化肥的生产、进口、销售以及化肥价格等市场基本情况,并从影响后期形势的有利条件和不确定因素分析今冬和明春化肥市场资源情况和走势,希望广大农资企业灵活应变、增强实力、开展联合、勇于担当社会责任,更好地服务中国“三农”。

  专题盘点二:重点省域农资流通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农资局业管处 许 锋

  报告分别从全国不同地域选取广东(珠三角地区)、江苏(长三角地区)、山东(环渤海地区)、黑龙江(东北地区)、江西(中部地区)、甘肃(西北地区)和广西(西南地区)等7个有代表性省区共计682家农资流通企业,对当前我国农资流通企业发展情况具体分析、详细研究。

  为了综合反映当前我国各省农资流通行业地区综合竞争力情况,分析报告中构建了包含市场规模、体制创新、企业规模、盈利能力、保障能力、偿债能力、员工素质和网络建设等14个方面的农资流通行业地区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为了客观、全面反映各省骨干企业真实竞争水平,分析报告中还构建了包括市场占有率、企业规模、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品牌建设能力、员工素质、网络建设、企业信用等级和社会责任等10个方面的骨干企业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专题盘点三:中国农资流通行业企业竞争态势分析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农资局业管处 王 智

  开展此部分分析的目的是帮助农资流通经销商自身准确定位,并对在产业整合过程中的农资流通企业的未来走势作出预测,同时对农资经销商经营行为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报告着重对供销合作社农资公司、农业部门“三站”、化肥生产厂家销售公司、个体工商户、外资企业以及其他社会资本等六大渠道多种类型的农资流通企业优势、劣势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与阐述。并着力主推了连锁经营的农资流通模式。

  专题盘点四:农资经销商生存发展状况调查分析

  中国农业生产资料流通协会 梁征伟

  报告介绍了中国农业生产资料流通协会于2010年9月至11月发起关于农资流通企业改革发展状况和经理人基本情况调查和汇总分析情况。调查活动范围覆盖国内30个省、区、市,涵盖了69个市、县级行政区域,调查企业类型包括生产企业销售公司、供销系统企业、农业“三站”以及民营农资流通企业。调查对象主要为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