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性肥料行业标准》明年将正式实施
《中国农资》记者 张 琴
11月13日,“2010年稳定性肥料产业发展论坛暨稳定性肥料行业标准新闻发布会”在江苏南京隆重召开。会上,记者了解到,《稳定性肥料行业标准》公示已结束,预计明年6月正式实施,有关人士提醒企业应尽早熟悉、了解标准,提前做好准备。
此次会议由中国磷肥工业协会、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全国肥料和土壤调节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土壤学会土壤肥力与肥料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化工信息中心共同主办,施可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承办。论坛在深入探讨稳定性肥料技术和产业发展方向的同时,通报了稳定性肥料行业标准制定的背景和意义,对标准在制定与实施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和措施。
与会专家认为,由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和施可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制定的《稳定性肥料行业标准》分别对稳定性肥料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识、包装、运输和贮存等作出明确规定,适用于氮肥、磷肥、钾肥、复混肥料、复合肥料等产品所有颗粒经特定工艺加工而成的稳定性肥料,以及在包装容器上标有“稳定性肥料”字样或标称稳定性肥料(复合肥料)或缓控释掺混(BB)肥料。
该标准的出台标志着稳定性肥料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在化肥领域正式形成并已经壮大。它也必将对规范稳定性肥料市场、保护消费者权益、推动稳定性肥料产业健康快速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我国首套境外钾肥装置建成投产
本报讯 由中国中信建设有限责任公司承包建设,中蓝连海设计研究院承担设计的乌兹别克斯坦德赫卡拉巴德20万吨/年钾肥加工厂工业装置近日已建成投产,标志着中国境外投资钾肥“走出去”战略取得了成功。
乌兹别克德赫卡拉巴德20万吨/年钾肥加工厂项目,采用国际先进的钾石盐粗颗粒浮选技术建设。目前,该装置经过连续72小时性能考核,产品质量指标、装置生产能力已完全达标,受到乌兹别克斯坦政府的高度评价。
据悉,钾肥投资建设实施“走出去”战略是解决我国钾肥需求短缺的重要渠道之一。目前我国企业在老挝、刚果(布)、加拿大等国家从事钾盐开发与建设的工作。 (中蓝连海设计研究院 供稿)
水溶性肥料将迎来快速发展期
《中国农资》记者 张 琴
目前,水溶性肥料正处于从少量叶面喷施等辅助性肥料向批量化大田应用主要肥料转变的关键时期。为此,专家建议,要系统研究与节水农业配套的施肥方法、施肥设备、肥料品种以及养分管理模式等,形成节水农业施肥技术体系,并加快产品标准制定步伐。这是记者从由中国磷肥工业协会、中国化工信息中心和成都新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2010年中国水溶性肥料高峰论坛"上了解到的。
与会专家认为,虽然目前我国水溶性肥料还处于初步阶段,但随着灌溉施肥技术的推动,水溶性肥料需求增长较快,必将推动水溶性肥料行业快速发展。但与此同时,由于水溶性肥料施用需要严格的技术和先进设备的局限性,以及施用对象的针对性,因此水溶性肥料也不可能会完全替代普通复合肥料。
据介绍,目前国内登记的水溶肥料总计3433个。虽然品种种类多,但目前国内水溶肥生产技术相对落后,除了相应的灌溉设备发展较为落后之外,杂质较多、溶解率低等水溶性肥料生产技术上存在的短板,也成为日益凸显的问题。通过制定专门的产品标准,稳定市场产品质量,是保证这一行业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对于目前正在审定中的水溶性肥料行业标准,与会专家就行业标准的门槛准入、登记审批周期、发展精准灌溉等方面问题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并报送相关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