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19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立足国内需求 用创新抓机遇


  图为中国农资传媒记者师蓉(左)和与会专家、学者、企业家一起探讨新型肥料未来发展的新趋势。

  主持人:

  中国农资传媒记者  师 蓉

  访谈嘉宾: 

  农业部全国农技推广中心节水农业技术处处长  高祥照

  中国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研究员 赵秉强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博士  张卫峰

  新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刘晓霞

  山东金正大集团副总经理 罗文胜

  施可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李洪祥

 

  在农业转型阶段,新型肥料的发展是大势所趋,建议化肥生产企业能够将眼光放在国内需求上,真正生产出符合我国农业发展需要的各种创新型肥料。

 

  新型肥料是未来肥料的发展方向

  主持人:为什么要将环保型肥料与生态农业列为国家未来15年发展的优先主题呢?请中国农业大学张卫峰博士谈谈您对未来新型肥料的一个展望。

  张卫峰:农业转型阶段,新型肥料的发展是大势所趋。首先,传统肥料价格出现大幅上涨,尤其是在作物和能源价格都出现上涨的情况下,化肥价格有望被继续推高,在这样的情况下,新型肥料就有了自己的发展机遇;其次,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深化,农业的生产方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生产变得越来越简单,这就需要有新型肥料能够满足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最后,我国对于能够节能减排,提高肥料利用率发展方式给出一定的政策支持,如果新型肥料能够将利用率提高到一定程度,就有望获得国家实实在在的政策支持。

  在具体的创新方面,新型肥料除了要满足作物增产之需,还需要在提高作物品质及土壤质量方面能够有所突破。

  

  主持人:据我们了解新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目前也在发展新型肥料,那刘总能不能跟我一起分享一下你对新型肥料的看法?

  刘晓霞:我非常赞同发展新型肥料,一个企业的发展,必须要看清行业的宗旨。作为为农服务的企业,一定要抓住农业未来的发展方向,而农业的发展方向一个是节水,另外一个就是要高效,所以水肥一体化的肥料就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我们公司也在这个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主持人:新型肥料目前势头发展很快,但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情况。那我想问下施可丰的李总:咱们企业在新型肥料这一块是如何保障农民利益的?

  李洪祥:作为直接服务于农民的企业,我们从一开始就提出了要做“中国放心肥专家”,让天下的老百姓放心。我们不能单纯追求经济效应,还要追求社会效应,要对社会和农民负责。为了帮助农民解决劳动力缺乏而带来的施肥难题,同时提高肥料的利用率,我们开发出了长效缓释肥,肥效时间长,施用非常方便,增产效果非常明显。但是在产品开发出来以后,公司并没有急于进行推广,而是先进行了充分的实验和示范,在南、北方的实验推广效果非常明显,肥料的综合利用率能提高20%-30%,产量能达到15%。有了这样的效果做保证,我们才下定决心进行长效缓释肥的大范围推广。

 

  肥料创新应立足我国农业生产需求

  主持人:面对我国农业、环境与资源的现状,我国化肥施用量已达到资源、环境所难接受的程度,在我国化肥施用现状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呢?

  赵秉强:所谓新型肥料,就是肥料产业通过科技创新不断产生的新产品。

  缓控释肥是一个在我国近几年得到快速发展的肥种,从过去产量不到10万吨发展到现在70万吨,占到了全世界的三分之一。发展缓控释肥,对于不同的品种是有不同要求的:氮肥主要发展缓释肥料和氮肥增效剂两个品种,比如通过海藻、氨基酸和腐植酸来改性氮肥;磷肥最大的就是固定问题,目前磷肥的利用率只有15%-20%,所以磷肥的科技创新就是想办法解决固定问题,提高肥料利用率;复合肥的科技创新,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全国有几万个配方,但是企业生产的配方和测土不能有效地结合起来,所以要将配方和区域性的肥料需求结合起来。

  水溶性肥料也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在我国的发展还比较欠缺,水溶性肥料主要向高浓度、单一化、复合化方向发展。

  有机肥则是向生物有机肥发展,提高作物的抗病性。此外,功能性肥料也将有所发展。

  高祥照:目前我国肥料整体处于过剩期,很多生产企业觉得出路就是寻求出口,希望国家能够提供相应的政策。而我个人觉得,中国的肥料行业应该立足国内,其他行业的发展已经证明了将目光放在国外的话一定要失败的。而企业立足国内,主要靠增值服务。增值服务需要肥料生产的品种能够和国内农业生产相结合,我们在搞节水工作的时候,发现真正适合国内农业生产的肥料太少了。因为现在农村的劳动力大量转移,农民不可能分基肥、追肥等一次次施用;在节水工作中,需要搞大规模全膜覆盖,也不可能再去追肥,现在这样能够不追肥的肥料还太少。所以建议化肥生产企业能够将眼光放在国内需求,从符合国内农业生产的要求进行肥料的创新。

  

  主持人:山东金正大集团今年上市了,我们知道主要是是因为缓控释肥做得非常成功。下面请金正大的罗总来谈谈他对新型肥料的看法。

  罗文胜:金正大从2006年开发出缓控释肥,到2010年成为第一个上市的缓控释肥企业,市场价值已经达到了150亿元,得到了市场上50倍市盈率的认可,所以说控释肥是一个非常好的创新产品。在实际应用中缓控释肥的优点非常突出:省时省力,生态环保,增产增收,节能高效,能够符合国家、行业、农民多方的利益。

  但是新型新型肥料的发展也遇到了市场不规范的困扰,现在打缓控释肥旗号的企业有很多,但是真正规范的并不多,容易透支行业的发展前景,损害农民的利益,因此呼吁有关部门积极引导行业走向规范。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