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19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中国农资传媒与中国磷肥工业协会共同组织市场形势分析会
分析行业动态 把握市场方向

《中国农资》记者 刘学胜

  11月14日上午,由中国农资传媒与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共同组织的化肥市场分析会在南京国际会展中心顺利召开,来自氮肥、磷复肥、钾肥及新型肥料行业的多个龙头企业负责人共同参与了本次研讨会,共同就行业关注价格走势、出口关税政策及行业发展方向进行了深入探讨。

  磷肥短期走势乐观  长期仍需调整

  访谈嘉宾: 

  中化化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吕 文

  瓮福(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何浩明

  安徽铜陵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黄化锋

  开磷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 廖 慧

  江苏中东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刘敖根

  湖北新洋丰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杨华锋

  中化重庆涪陵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 川

 

  在顺势中磷肥行业仍需调整

  主持人:目前的磷肥市场是大家关注的焦点,请简单介绍国际磷肥市场的形势和国内磷肥市场形势?

  何浩明:就磷肥的国际价格来说,由于全球磷肥的消费量出现了较大的增长,虽然国际新增产能也有投产的,但是不会对国际市场造成太大的冲击,供求关系基本还是平衡的,所以明年国际磷肥市场有望继续在高价位运行。

  但是不管怎么样,我国化肥行业大部分产品都处于过剩的状态,在这样的情况下,调整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将是化肥企业在“十二五”以及以后长期的发展方向,对于磷肥行业来说,这个问题也显得越来越重要。我国磷肥产能今年可以达到1400万吨,但是我们并不能算是磷肥强国,现在我国生产P2O5的企业就有上千家,所以磷肥行业需要进行结构调整,向大和强的方向发展。

  对于产能过剩并不是一件坏事,产能过剩为行业的调整提供了推动力。在调整的方向上,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是一个角度,具体可以延长企业的产品链,探索循环利用的模式,提高产品的附加值;调整化工和肥料的比例也是一个调整的方向,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设置企业的产品结构。

  另外,很有必要进行硫磺统一采购,平衡国际价格,这样也利于企业进行生产,做到生产成本心中有数。

  廖慧:目前国际磷肥不仅需求量出现了恢复性的增长,价格也开始恢复,尤其是在国内磷肥出口的情况下,很多人担心明年春季国内的磷肥供应,我国今年二铵的产能有1300-1400万吨的实物量,产量可以达到1160-1170万吨,1-9月份国内二铵出口量为170万吨,余下4个月出口量可能达到130万吨,所以全年的出口量为300万吨左右,2009年国内的二铵消耗量最大,接近800万吨,2009年末的二铵库存量为120万吨,即使今年二铵的消费量与去年持平,经过企业从今年10月到明年3月份的储备,明年春季市场会有400万吨的供应量,能够满足国内的需求量。所以说明年春季的磷肥供应将基本平衡,不会出现供应紧张的现象。

 

  明年春季磷复肥市场谨慎乐观

  主持人:当前一铵价格的上涨使得复合肥企业的压力增多,请分析我国一铵和复合肥市场的形势?

  杨华峰:近两年的化肥市场,我们发现不能用原来的经验进行判断,就明年的市场,很可能会和今年的春季市场一样,由于供求关系阶段性的变化而出现上涨,而价格上涨却并非国内的整体供应量大幅减少。

  现在很多流通企业由于不敢肯定明年春季化肥的价格,不敢进行大量储备;而复合肥企业由于对后市也不敢肯定,所以也没有开足马力大量生产。如此一来,等到明年春季市场快要购买肥料的时候,复合肥企业才开足马力进行生产,产量当然不能跟上,再加上运输问题,阶段性的货源紧张现象就难免会出现,其结果就是推高当时的化肥价格。因此,在大家都觉得行业政策会进行调整的时候,希望调整政策能够早日确定下来,尤其是关税政策,这样企业就可以是当地调整公司的运作策略,从而合理地规避市场风险。

  刘敖根:现在复合肥的价格处于较高但是又趋于稳定下来的阶段,目前45个含量的复合肥主流价格为2400-2500元/吨的水平,即使短期内价格有所变化,下跌的空间也非常小。

  复合肥的价格与原料价格有直接关系:尿素的价格现在涨幅较大,但有节能减排政策影响,并且煤炭、人工等各种成本在不断增长,所以尿素的下跌空间也非常小;磷肥的价格趋于稳定,目前一铵的供应偏紧,全国4000多家复合肥企业进行生产都需要一铵,出现了拿不到货的情况;硫磺的价格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上涨;钾肥的价格目前已经涨到3100-3200元/吨的水平,后市上涨空间也不会很大。从各种原材料的价格分析看,复合肥的价格水平有望迎来一个长期的平稳状态,短期的波动也会有,建议业内还是小心行事。

  对于出口,希望国家能够征求一下生产企业的意见,延长淡季出口的时间,或者对出口时间进行调整,使得出口调节国内化肥供应的作用变得更加科学。

  吕文:我国磷肥供大于求的局面短期内改变不了,明年春季供需之间是基本平衡的,所以国内市场将以平稳为主,业内的企业不用去恐慌,可以抱比较乐观的态度。

  但是乐观并不意味着没有风险,要避免短期投机的行为,否则对行业的各级参与者都不利,毕竟现在还存在一些不确定的因素。天气是其中的一个影响因素;再者就是宏观的经济数据,粮食价格上涨给CPI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如果粮食价格的增长幅度超不过CPI的水平,那么化肥的价格涨幅也不应该超过CPI;国家对流通性的控制也不容忽视,国家的控制就意味着流通企业会面临资金压力;为应对CPI的涨幅,国家被迫加息,势必会带来人民币短期升值,将给磷肥的出口带来较大的压力。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