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新型肥料有着许多传统肥料所没有的优势,在提高肥效和肥料利用率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并且在减少污染方面也有着独到之处,但是面对推广进程步履维艰,分清面临的困难,从而合理地选择推广方式尤为重要。
价格与实效是基础
有关专家一再强调,农民使用新型肥料增加的成本一定要低于使用新型肥料所能增加的收益。本来农业种植的利润就不高,为了提高肥料利用率而缩小种植利润是不现实的。
缓/控释肥的推广就是卡在了价格上,与普通尿素相比,价格还是要高出2—3倍。缓/控释肥是肥料发展的方向,要想进行更大面积、更快速度地推广,价格还要再降一些。
对于农民来说,看得见的效果才是真实的,而且农民总以为麦苗发黑发绿,就是肥料有劲。还有,老百姓总认为肥料融化得越快越好,有时用烟头烧,用舌头尝。缓释肥料最后剩的空壳,也被往往认为是假肥料。农民是特别看重实惠的,他们不愿意拿自己赖以生存的耕地来做赌注,所以如果肥料有一定的施用基础,进行推广就要容易得多了。
推广宣传重实效
首先必须让农民认识到新型肥料的好处,最关键在肥效上。如果新型肥料在使作物产量的提升上没有明显的促进,而改善在农民看来都是次要的方面,推广起来是比较困难的,新型肥料在肥料的肥效这一关键指标上一定要有所突破,否则其他的免谈。什么是新?新要新在以下方面:肥效提升,使用方式更简单、省事省力,更便宜,作物口味非常好,能卖大价钱以及使用量非常少等方面,其他看不到的改变或得不到实惠的改变,农民是非常不愿意接受的。如果是这样的新型肥料,在推广上就要把差异化充分讲清楚,然后让农民眼见为实。
政府支持是保障
农业技术推广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农业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尽量走政府搭台、技术人员和企业唱戏的路子。农民的认识水平和生产习惯仅靠单个企业去改变是很难的。政府要支持,首先领导要重视;其次有关行政和业务部门应该把好的产品、技术列为推广对象;另外,要多方营造舆论氛围。
统一的行业规范也亟待出台,为新型肥料推广提供健康的外部环境。一方面,如果没有统一的行业规范,就会让一些缺乏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滥竽充数,扰乱市场秩序。另一方面,如果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一些监管部门会以各种借口对新型肥料进行刁难。
用事实说话
要说农民太过注重实惠,这永远是情理之中的,因为我们不能让他们饿着肚子还要支持新型肥料的推广,只有让他们明确认可新型肥料的优势之后才能进行大面积的推广。因此,无论哪种类型的新型肥料,要想走进农业生产,都必须通过实验的方法来把肥效传递给农民。另外,农民又是非常淳朴的,只要是他们认为好的东西,就总会义务向身边的人宣传,所以,只要能够用事实来说服农民,农民的广告效应比通过做几场推广会还要好得多。
保证利益促推广
新型肥料推广的最终结果是让当地经销商来为企业进行肥料销售。因此,要稳定一个地区的新型肥料市场,不仅要让当地的农民得到实惠,还要让所选择的经销商也得到实惠。
在推广新型肥料的过程中要扶持真正有意识的经销商,让他们来带动其他一般的经销商。不能像传统肥料那样“一刀切”去做市场。真正有意识的经销商能意识到新型肥料(比如缓/控释肥)是未来肥料的发展趋势,尽管推广起来确实比传统肥料难度大一些,但是相对来讲,利润空间比传统肥料也稍微好一些。我们调研的结果也发现,真正有意识的经销商在操作一段时间新型肥料以后反倒不太愿意卖传统肥料了。所以说,不要怕很多人不接受、不愿意做,我们要做的工作上是把愿意做的先真正调动起来管理好,然后再逐渐去影响那些犹豫的,进而带动一般的,滚动开发,最后真正把市场网络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