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22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2010国际水溶性肥料高层研讨会”专题报道


  发展水溶肥是转变农业方式的迫切需要

  农业部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节水处处长 高祥照

  我国水溶性肥料的发展从作为叶面肥喷施,慢慢衍生成为大量元素水溶肥、有机水溶肥等多种肥料品种,现在正处在由过去传统喷施、冲施作为大量元素肥料的补充肥料来施用,开始向大田批量化应用转变,慢慢还有可能会成为主流肥料。与此同时,我国农业生产方式也由过去一家一户的经营方式转变成大规模机械化种植的形式。从这个意义上说,水溶肥的发展是转变我国农业生产方式的需要,而这种生产方式转变所带来的农业生产规模化、自动化,也造成了一系列的变革。因此,节水农业、设施灌溉农业,尤其是微灌、滴灌技术发展特别迅速,这也为我们肥料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从节水的角度出发,我对今后农业发展有三点意见:一是向旱地要粮,中国有10.5亿亩的旱地产量很低,只提供中国农产品的30%,而美国同样面积的土地能够提供70%的农产品,因此要采取一些适合旱地种植的措施。二是要让水田减排,现在水田随水排出去的肥料,化学含量的损失量是非常大,这也需要肥料做一系列改进。三是让水浇地增效,我们现在大概有10亿亩的灌区,如何提高它的效益非常重要。

  现在的水溶肥行业还不太规范,主要表现在大家对水溶肥还没有明确统一的界定。我认为,目前水溶肥应该是既包括之前作为叶面肥的水溶肥,也包括现在通过微灌、滴灌方式施用下去、作为大量元素施用的水溶肥,而且未来一定是以后者为主导产品。但现阶段如何引导农民区分和企业定位,要经过一个过程。我深信,未来水溶肥料发展前景非常广阔。今后实现精灌的土地,至少达到全国种植面积的60%以上,因为除了3亿多亩的水稻田没有必要以外,其他的旱田都应该发展水溶灌溉施肥技术。尤其是综合考虑环境保护、提高肥料利用率等方面的需求,改变现有灌溉方式,施肥方式可能是最佳途径。

 

  水溶性肥料发展的路程还很长

  深圳市芭田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总农艺师 段继贤

  芭田公司在发展水溶肥的历程中,有困惑也有感触。芭田公司的水溶性肥料能够发展到今天,离不开政府的支持。首先,农业部提出“节水农业”及“水肥一体化”的概念并推广,现在有了水溶性标准后,我们的产品就能在全国更好地进行推广。但是,水溶肥原本局限于以叶面肥为主的思路上,现在我们以发展“水肥一体化”为思路,标准对肥料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其次,“水肥一体化”推广后,获得了企业和农民的很大认同。

  但是,我们也遇到一些实际性问题。标准不同于原来复合肥的一些标准,复合肥最突出的就是没有对灌溉施肥制定一个具体的要求,只是对养分提出一定的指标。此外,对重金属的要求也不适应了,需要国家相关部门来解决。在新的肥料领域,有些企业产品在登记和实施标准中,执行起来很难。也就是说,“水肥一体化”的推广和水溶肥标准的制定还需要国家其他相关部门的支持,包括资金和技术开发。

  此外,水溶肥标准和水肥一体化虽然发展速度很快,但路程还很长,需要我们企业齐心协力,携手共进,来推动行业发展。

 

  水溶性肥料需要创新营销思路

  智利化学矿业有限公司(SQM) 销售市场总监 张贵民

  水溶肥的发展和引导绝对需要一个过渡,水溶肥标准肯定要与时俱进。同时,我们看好中国市场的发展。

  目前水溶肥推广和销售给我的感受是“热”。随着土地集约化扩大,固体肥施用会减少,因为施用液体肥会降低肥料生产和施用成本。而且液体肥料的原料来源很广泛,很多物质都可以用做液体肥料的原料。将来,水溶性肥料将会是一个成熟的市场。此外,固定肥料量会降下来,对于水溶性肥料原料公司来说,也一定是一个利好消息。

  现在有些厂家已经开始转型,或者正在转型。但是,水溶性肥料的销售很有特殊性,是一种技术密集性销售,亟待技术人员的素质提高。换句话说,水溶性肥料的销售队伍就是技术队伍。不同作物、不同时期,一个配方需要及时改定。我们的销售队伍达不到专业性要求,就很难在市场上站住脚。

  其次是产品的定价。目前肥料产品定价方式一是市场定价,二是以成本定价,三是根据回报率定价。水溶肥定价更适应于第三种方式。因为水溶肥卖的是服务,定价需要考虑服务成本。虽然农民对水溶肥的认识还需要一个过程,但可以预见的是,水溶肥发展一定拥有一个利好前景。

 

  充分了解标准  适应管理要求

  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区划研究所副主任 封朝晖

  我给企业两点建议:一是要充分了解标准的管理地位。

  首先,标准实际是行业当中约定的一个准则,目前国家过分强调标准化工作,但是肥料实际是植物营养,虽然有些东西不合适制订标准的,但企业应当充分考虑国情。目前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还有强制性标准(GB)和推荐性标准,所以在使用标准的时候要分清和注意。

  从管理角度上来说,对标准也要有取舍,目前国家标准从体系上还没有理顺,有的其他行业的相关部门不针对行业也在做标准,这个合法性是有争议的。

  二是要利用好管理要求。对肥料的管理,从生产、监督、检验和前期的准入都是各有分工的,整个国家强调法制的重要性,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法可依。做一个标准首先要征求意见,大家都可以提意见给管理部门和制订单位,到了标准的审定阶段,只要有依据,提出的意见都有可能被采纳。企业要理解管理要求并且充分利用它。

  相应的标准建立之后,对于标准的实施监管,会给大家一个过渡期。现行登记的关键是产品能不能准入,有没有市场,原料是清晰的,工艺是明确的,应该可以申请登记。既然有了渠道就要去努力,而不是拿了标准就可以走天下,所以认清制定标准的实际意义很重要。

 

  标准是行业发展的保障

  以色列海法化学工业公司北京办事处经理 彭渤

  非常感谢中国农资传媒为我们企业搭建了一个和政府很好交流的平台。

  我认为,制定一个行业标准很有必要性。水肥合一在以色列等国家发展的时间比较长,我认为不管是国内的企业还是国外的企业,没有规矩是不成方圆的。所谓的规矩放在生产和销售中来说,就是相关的标准。“海法”在没有标准之前就已经进入中国市场,但也存在很多困惑,之前我们就往复合肥标准上靠,在生产和销售上都遇到了不小的问题。尤其是一开始很艰难,先说服农业科技人员,再去说服经销商。经过漫长的推广,虽然让农民了解到产品用后确实能带来收益,但推广难度还是比较大,想要大面积推广还需更多努力。

  以色列在缺水的环境条件下,经过40多年技术探索,积累的经验要多一点。我们的水溶肥就是按照企业标准,尤其是氮、磷、钾的含量,最关注的就是水不溶物的含量,主要通过滴灌和喷灌进行。必要时要进行检测。旱地农业氯含量有一个明确的要求,其他包括重金属、pH值的要求也很高。

  其次是如何推广。在中国推广的十几年中,农民都是先试验,后采用,市场需要我们去培育和推广。现在的机遇比刚开始推广时,要好很多,我们企业意识到了,农民认可高了,政府和管理机构都意识到有这个需求,都在共同努力。但就目前市场来说,由于面临的营销体系是不一样的,我也希望多有机会能和更多的业内人士坐在一起多交流多合作。

  此外,标准出台不会一蹴而就,马上达到十全十美,需要慢慢磨合。对于国外企业来说,在中国做事就要按照中国的要求,国家制定了标准就要执行,在执行中把自己的想法放在标准里面,多交流、多实践,对于我们整个行业发展一定是有帮助的。

 

    “百阳垦”有梦想,也有压力,更有使命感

  南京百阳垦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朱小敏

  水溶性肥料依靠水资源、提高肥料利用率,我所理解的水溶性肥料就是创新型肥料,可利用和开发的空间还很大。当然,开始推广确实困难,但通过努力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是一件非常高兴的事情。

  我们公司刚开始从事叶面肥生产,自我感觉是首先要在标准下学会“游戏规则”。这个标准很好,国外好的经验我们需要多学习,国内好的传统要继续保持。

  但是,从目前行业现状来看,水溶性肥料企业的压力也比较大,还需要政府多加支持。现在大趋势掌握了,还要靠人才队伍。政府现在和企业在合作,培养了一批技术和销售人才,下一步还需要在渠道上多指导,不同区域不同的作物,对待不同的经销商和农民应该从底肥、追肥、叶喷系列化施肥习惯,并通过农业部门加以推广。

  “百阳垦”很年轻,有梦想,也有压力,更有使命感,在水溶肥未来的成长道路中还需要和其他企业多交流,多合作,并且在政府相关部门的指导下茁壮成长。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