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的人物形象可谓深入人心。站在农资零售的角度分析,它也告诉了我们很多行业中的哲理。
首先,产品定位上不可能通吃,即高、中、低档产品你可能都卖,但是无论你如何努力都不太可能既卖好高端货又卖好中端货还卖好低端货,为什么呢?凡能抓住唐僧的妖怪,都喜欢犯同一个错误:以为战胜了孙悟空就可以天下无敌了。没想到孙悟空请来合适的帮手,两三下就把他搞定了,其实妖怪不知道,他们那些本领或“法宝”只对孙悟空有效。所以我们不必眼馋别人卖高价位产品获得的高利润,因为那些高端货到你手里可能一点儿都卖不动。别人卖的是理念、技术,能赚钱;没有这本领的时候,最普通的药,每瓶加点儿利润就卖,照样能吸引客人,卖的多了自然也赚钱了。
其次,遇到机会不要犹豫。妖怪抓住唐僧以后,要么等某某妖怪到齐一起吃、要么等抓住了孙悟空再吃等等,这一犹豫就给了孙悟空充足的时间,最终成功营救出唐僧。对于我们农资零售来说,好的机会转瞬即逝,比如说2006年稻飞虱大爆发的那年就成就了很多农资行业的爆发户,他们知道信息后将手里所有的资金全部用于购买防治稻飞虱的药剂,最终都被抢购一空。
第三,吃不到嘴里的不叫唐僧肉。由于剧情的安排,观众不必担心唐僧真的被妖怪吃掉,但农资生意场上却是真刀真枪。厂家或批发商组织讲课后报名买货而没交钱的只能是意向客户,这个意向会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变为无效客户,所以一定要盯紧,真正付钱进货了才是有效客户。下次还再来买你货的才可称之为忠实客户,所有的客户都需要用优质服务来维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