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10月19日介绍,虽然今年天然气资源供应量比去年同期增长20%以上,天然气供应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但受消费需求快速增长等因素的影响冬季用气高峰期保供形势仍不容乐观。发改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和企业全力实现天然气稳定供应,始终把确保居民生活用气放在首位。
为此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刘铁男在日前举行的迎峰度冬天然气保障协调会上介绍了今冬明春天然气供需面临新的形势。一方面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生产企业进一步增加生产、扩大进口加快新建项目投产今年资源供应量比去年同期增长20%以上天然气供应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受新用户大量增加、消费需求快速增长、储气调峰能力不足以及不确定的天气因素等影响,冬季用气高峰期保供形势仍不容乐观。这次会议提出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充分认识做好天然气供需工作的重要性按照“保民生、保重点、保稳定”的总体要求努力增产增供合理配置使用。
要求有关部门和企业进一步完善和发挥现有多层次协调机制的作用,加强天然气市场监测分析掌握供需动态,及时协调解决出现的矛盾和问题,确保市场平稳运行;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千方百计挖掘潜力提高天然气产量通过优化管网运行科学调用储气资源,压减生产企业自用、增加液化天然气(LNG)现货进口、推动新建项目尽快投产等措施进一步增加资源供应。
业内人士表示,在这种大环境之下,今冬气头尿素企业仍将面临较大压力。主要原因如下:1.在天然气供应紧张情况下,一般先保证民用在再工业上使用,气头尿素企业供给数量有所限制。2.2010年以来中国煤炭价格处于升势,一些原先用煤的工业用户开始转向用气,也使得天然气的需求量有所增加。3.2010年普光气田的建成投产、LNG进口的增加,使得今年天然气的供气量有所增加,但由于天然气价格尚不到位等因素影响,天然气供应的增长幅度有限,难以从根本上满足快速增长的需求。
据悉,2009年10月至2010年4月份,我国中南部部分城市遭受严重“气荒”现象,部分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尿素生产企业也被迫停产、限产。从目前供需状况看,2010年冬天中南部地区的“气荒”可能会重来,甚至有进一步加剧之势,气头尿素企业仍将面临很大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