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尼亚将进口7万吨化肥
肯尼亚的商业日报发布消息称,肯尼亚本周将进口7万吨化肥,从而缓解该国农民对10月份种植季节到来时化肥可能会出现价格飞涨的担忧。此外,为了减轻高肥价给农民带来的压力,肯尼亚政府同时还推出了一项针对化肥补贴的项目。
肯尼亚肥料协会主席Eustace Muriuki表示,10月份是当地一个较短的雨季,农民会在这个时候抓住机会进行播种,整体的化肥需求量为20万吨左右,这次进口的10万吨对这个东非国家的化肥短缺将起到非常大的缓解作用。
印度将重启SPIC工厂
位于印度杜蒂戈林地区的北部石化公司(SPIC)的总裁A.C. Muthiah称,印度的化学肥料部部长M.K. Alagiri希望公司能够在今年9月份快速恢复生产。
据悉,该工厂恢复生产之后,尿素将在9月的第三周上市,磷酸二铵则在10月第一周上市,所有的装置将会满负荷运转。当地政府部门对SPIC的恢复生产将给予多项支持,并为此而专门开了一个研讨会,确保支持工作能够到位。
SPIC恢复生产之后,产能构成为:尿素65万吨,磷酸二铵45万吨,三元复合肥20万吨。所生产的产品,60%的尿素将在泰米尔纳德邦销售,磷酸二铵则有75%的产量在泰米尔纳德销售。
事实上,SPIC工厂恢复生产在当地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争论过程,主要原因就是作为尿素主原料的天然气价格太贵,本来计划的是今年6月1日就要复工,但后来因为一个技术的失误而延迟。
五原因促使全球磷肥价格看涨
近日,在必和必拓收购加钾遭遇失败后,有分析人士认为,必和必拓此举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让他们所持有的资源价值最大化。不仅钾肥如此,磷肥也有较大的升值空间。
看涨全球磷肥市场主要有五个方面的原因:1、世界人口不断增长,导致食物需求增长;2、人们对食物的要求不断提升,增加了对肥料的需求;3、可耕土地的面积是有限的;4、各国政府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视程度在不断加强;5、全球对于生物燃料的需求在增加。不只是磷肥增长的需求提升了钾肥的价值,而且磷肥资源开发的限制也提升了磷肥的价值,全球160亿吨磷矿中有50%的在中国和摩洛哥。
(本报记者 刘学胜 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