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笔者在下乡推广酥梨标准化种植时,听到一位果农反映:他每年都要参加不少科技下乡活动,由于自己文化水平低,许多活动结束后,自己感觉多是一知半解,不得要领,甚至有些根本就听不懂。大多数时候都是抱着希望而去,失望而归。据了解,现在科技下乡中患“消化不良”症的农民不在少数。
近几年,全国各地纷纷开展科技下乡活动,这场“及时雨”正在越来越受到更多农民的欢迎。然而,据原平市相关部门的一项调查统计表明,绝大多数农资企业的科技术人员是深入农村实实在在地送科技,但也有极个别企业只摆架子、走过场,他们认为,反正资料也发了、课也讲了,至于有多少农民对于知识的传授“消化不良”,他们并不关心,反正是向上级汇报时,又一场科技下乡活动圆满结束了。
当前,由于思想认识上的问题,在一些科技下乡活动中,的确存在着一些工作不扎实、场面大、形式多、内容虚、实效少的现象,不少科技下乡活动还停留传统模式上。笔者认为,倘若如此下去,看似非常热闹的科技下乡活动,势必将偏离科技下乡的本来意愿。
要解决科技下乡中的“消化不良”问题,必须坚决杜绝形式主义与急功近利的做法。多来一些通俗易懂、新鲜实用的具体技术,少来一些空洞的说教,只有这样,科技下乡才能发挥其真正的作用。
(张改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