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政府:充分发挥供销社在农资供应中的主渠道作用
本报讯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加快供销合作社的改革发展,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日前,辽宁省政府结合自身的实际,下发《关于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文件。
《意见》指出,要加快发展农业生产资料现代经营服务网络。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在农资供应中的主渠道作用,按照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工程农资现代经营服务网络示范的要求,整合现有农资经营网络资源,建设一批统一采购、跨地区配送的大型农资企业集团,发展连锁和集约化经营。
《意见》强调,各级部门要支持供销合作社拓展重要商品经营和公益性服务工作。建立和完善化肥、农药等重要物资淡季储备制度,逐年增加化肥淡储量和财政贴息规模,做好化肥储存调运和供应工作,保障化肥市场稳定。支持供销社开展种子、农机具、饲料、兽药等经营工作。
农业部:14个工作组督导防汛抗灾和秋粮生产
本报讯 为进一步加强农业抗洪救灾和秋粮生产工作,确保实现“两个千方百计”和“两个努力确保”的目标,农业部日前派出14个工作组,赴有关省(区)开展农业防汛抗灾和秋粮生产督导。
8月2日-10日期间,农业部3个工作组分赴吉林、陕西和广西,督导农业抗洪救灾和秋粮生产工作。同时,调集产业技术体系、行业科研专家,组织当地科技人员,发动县、乡农技人员,组成11个科技服务团,深入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陕西、江西、湖南、湖北、安徽、广东、广西11个省区的县乡开展科技服务。
农业部有关负责人介绍,11个科技服务团重点指导灾区搞好当前晚稻栽插和秋粮作物田间管理。深入灾区调查核实农业灾情,了解农业抗洪救灾进展情况;研究落实有针对性的农业抗洪救灾和灾后恢复生产措施;督促检查灾区死亡动物无害化处理和灾后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了解灾区主要农产品市场供给情况;调研农业抗洪救灾和灾后恢复生产中的问题、困难,研究提出秋粮抗灾夺丰收的政策措施。
第二批近55亿元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已下达
本报讯 近日,农业部、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做好2010年第二批农机购置补贴实施工作的通知》。
《通知》指出,第二批农机购置补贴资金近55亿元,主要用于解决第一批农机购置补贴资金不足和下半年农机化生产急需的农业机械购置需求。第二批资金补贴机具种类、补贴产品目录、补贴对象、补贴标准等均按《农业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0年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实施指导意见〉的通知》(以下简称《实施指导意见》)有关规定执行。青海玉树地震重灾县农机补贴比例可以提高到50%。
《通知》强调,要切实加强监管,严格执行农机购置补贴管理“五项制度”,切实遵守“八个不得”规定,坚决禁止农机购置补贴收费行为。各级农机主管部门、财政部门要加强对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的监管,制定督查方案,在实施的关键时段,派出督导组全面开展自查,重点检查补贴对象确定、补贴管理系统使用情况、补贴机具监管及补贴机具质量服务价格等。
海南化肥从今年8月开始实行全年储备
本报讯 为平抑价格,保障农民利益,全国实行化肥淡季储备制度,冬季储备春夏使用。但从今年8月开始,海南化肥将实行全年储备,以保障冬季生产用肥。
“海南是热带地区,耕地全年生产,其中冬季农业价值更大。”海南省供销社有关负责人说,化肥冬季储备春夏使用,不符合海南的生产实际,不能满足海南冬季农业的需要。目前,海南淡季化肥储备规模是8万吨,比之前淡季储备增加2万吨,储备的主要品种为复合肥、钾肥、磷肥、小颗粒尿素,其中复合肥4万吨、钾肥1.5万吨、磷肥1.5万吨、小颗粒尿素1万吨。
同时,这位负责人介绍说,海南农业全年消耗化肥约160万吨,全年储备化肥虽然只有8万吨,但能够对整个市场起到“杠杆”作用,特别是在冬季化肥使用高峰期,能够保障全省化肥正常供应、平抑市场价格,还能抑制假冒伪劣产品。
据悉,海南化肥储备由海南供销化肥储备有限公司和海南省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承担,遵循企业储备、银行贷款、政府贴息、市场运作、自负盈亏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