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0年7月30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肥随水来 肥随水去”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节水处处长 高祥照

  目前,我国水资源形势严峻,我国的基本国情是用9%的耕地、6%的水资源生产出占世界26%的农产品,养活21%的人口。中国“有水就有耕地”是不争的事实。但是,“缺水”比“缺地”更严峻!我国农业水资源面临总量不足、水土资源空间分布不匹配、与农业发展结构错位以及降水时间分布不均,旱涝灾害并存等三方面的瓶颈。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这三个问题有愈加恶化的倾向,且对国家粮食安全构成巨大威胁。 主要农区水资源,特别是地下水资源还在不断下降。

  节水农业是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方向。节水农业是指节约用水和高效用水的农业,其内涵是以农业生产为核心,采用工程、机械、农艺、生物和管理等综合措施,提高天然降水和灌溉水的利用效率和生产效益,在水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实现农业生产的效益最大化。节水农业不仅仅是节约,重要的是调节,是高效利用,包括“灌溉农业”和“旱作农业”两大部分。节水农业更需要提高思想意识,加大力度,切实提高做好节水农业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肥随水来,肥随水去”。节水农业将引导施肥技术深刻变革,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用水方式,根本性地改变了农田种植环境,土壤中水肥运动迥异于传统种植方式,这将引起施肥技术的深刻变革,施肥方法、施肥设备、肥料品种,以至于施肥理论必将随之发生巨大变化。

  水肥结合,市场前景将无限广阔。目前,我国水肥一体化应用面积不断扩大,2009年全国应用面积达到2300万亩左右 (全国农技中心不完全统计,2010),主要省区包括新疆、山东、甘肃、黑龙江、内蒙、广东、广西等地,预计2010年全国应用面积将达到3000万亩。

  肥料行业应当与时俱进。节水农业的迅猛发展将引导施肥方法、施肥设备、肥料品种、肥料结构以及肥料市场发生重大变化。肥料行业需要认清新形势、新情况、新变化,开发适应节水农业发展特点的新产品、新剂型、新技术和新方法,积极应对我国农业用水方式的改变,主动适应节水农业的发展对肥料的新要求。

  首先,应当开发适应旱作区节水农业技术的缓控释肥、长效肥、有机肥等新型肥料和适用于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水溶性肥料。其次,应当开发应对各种灾害性天气的新型肥料。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干旱、低温、寡照、冰雪、冷冻、早霜、倒春寒、干热风等各种灾害性天气有越演越烈之势。这种情况下,能够抵御灾害性天气或减轻损失,且易于应用的肥料将能大显身手。此外,要研究适应节水农业的施肥技术体系,根据节水农业不同类型区域的水土资源特点和用水方式,系统研究与之配套的施肥方法、施肥设备、肥料品种以及养分管理模式等,形成节水农业施肥技术体系。

  我认为,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得益于节水农业技术的发展,可以增加产量、提高品质、减少劳力、节本增效、保护环境。这不仅是资源节约和高效利用的需要,也将是适度规模经营的需要,更是农民增收、农业增产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