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的炮兵经历,10多年化肥营销生涯,凌桂发以“讲感恩、讲服从、讲奋斗”的军人作风,选择坚忍不拔、百折不挠。
以普钙为主的“九华山”系列化肥是安徽铜陵市铜官山化工有限公司的当家产品,10年前基本依赖安徽省内市场。成立省外分公司以来,逐步扩大市场,到2010年已拓展到24个省区,年销量也从10年前20多万吨发展到目前的50万吨,且省内外销售已形成“五五”对开格局。今年以来,铜官山化工遭遇到了近10年来最大的困难。面对严峻的生产经营形势,省外分公司经理凌桂发带领20名驻守在全国各地区的销售员,依靠“九华山”品牌优势,主动出击,通过一系列灵活创新的销售方式,提升“九华山”产品附加值和消费者的忠诚度,使公司主产品过磷酸钙这种“夕阳”产品始终保持着不歇的生命力,并在全国各地开辟出销售新市场。今年上半年,省外分公司销售各类化肥108075吨,完成全年化肥销售任务的62%。
从空白处找市场 在汗水中求增长
由于农村用肥结构的变化,单质、低效化肥逐年萎缩,直接影响了“九华山”化肥的销量。面对这种形势,公司把目光转向更广大的省外市场,制定了“一年切入,两年蔓延,三年规范”的目标。
2004年凌桂发担任销售公司开拓部部长,负责开发全国普钙的空白市场。他首先选择东北三省作为突破口,坚决实施“以拓补缩”的攻势策略,当年在东北三省销售“九华山”化肥产品5000吨,初战告捷。2007年初,销售公司将原省外公司和开拓部合并为省外分公司,集中精力开发省外市场、整合市场布局。新公司销售任务比往年增加一倍以上,凌桂发深感责任重大。面对已经变化了的省外部分化肥市场,他带领21名销售员分片分点,对所有的客户重新进行调查摸底。根据客户资信状况,重点选择资信状况良好的销售客户,并结合实际撰写出大量的化肥销售市场专题调研报告,对市场需求预测、市场分析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2007年以来,省外分公司 化肥销售分别以142588吨、145000吨、163000吨稳步提高。目前,“九华山”化肥在山东、河南、河北、山西、苏北已局部形成气候,陕西、新疆、湖北、甘肃等地正在成长,广东、福建市场也在收复之中。
化挑战为机遇 杀出一条血路
2010年春以来,各种灾害性天气纷至沓来,各类化肥产品相继降价,加上产能过剩、出口受阻,整个化肥市场处于停滞状态,铜官山化工的“九华山”过磷酸钙也受到巨大冲击。往年春季公司仓库装运化肥那种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的场面不见了,附近农村化肥销售网点购买化肥的繁忙景象也成过去。
等订单、等发货只有死路一条。凌桂发说,“公司分管营销的副总经理盛业伟鼓励我们,‘市场是跑出来的,销量是干出来的。只有杀出一条血路,才是唯一出路。’盛总还带领各级领导干部当好销售‘领头雁’,直接到一线参与和推动销售工作。”省外公司充分利用春耕,首先加大山西、福建、广东等主战场的销售力度。从凌桂发到销售员,全部进入一级市场,帮助客户分析市场,制定销售方案。为了让客户放心销售“九华山”系列化肥产品,他们采取联储联销、联储代销、买断销售、担保销售、保底销售、有奖销售等一系列灵活创新的销售方式,巩固和发展化肥终端销售网络,消除了客户的顾虑,避免了化肥断货缺销,实现了“以拓补缩”的营销战略目标。
其次,省外分公司密切关注小麦主产区山东、河南、河北市场。受国家粮食收购价格上涨和各地区加大对农民种植补贴的影响,上述地区小麦种植面积增加,预示着秋季化肥将销量大增。为打好“秋季大决战”,省外分公司销售员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各地区销售员选择经营信誉好、资金风险小,具备一定的仓储条件且达到一定销量的客户,本着共赢的目的,针对他们的特点和条件,制定适合其操作的销售模式。先试点,再总结推广,上半年,省外分公司先后采取现款现货、买断保底销售、联储联销等多种方式,提前将三万余吨“九华山”化肥前移到销售一线,不仅有效地缓解了省内市场的销售压力,还为即将到来的秋季销售做好了各项准备工作。
版主后记:
这是本栏目开办以来发表的第一篇企业来稿。它有一点启发了我:普钙是个并没有多少辉煌前景的产品,但在多层次需求的中国化肥市场,一个低门槛、微利的产品还是找到了它的生存空间。那么,那些高科技含量、符合发展趋势的产品和企业又怎么能抱怨当前的市场呢?各有各的难处,但发展所需要的精神却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