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23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聚焦农资前沿 探路资本市场
——第五届中国农资总裁圆桌论坛嘉宾发言集锦

  激发动力,推进农资行业稳健前行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常务理事、农资局局长、  中国农资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 杨建平    

  2005年在天下第一城,中国农资总裁圆桌论坛正式诞生,中央电视台《对话》节目主持人陈伟鸿和我共同主持了那届论坛,那次论坛成为中国农资人实现精英对话的圆梦之旅。

  2006年“第二届中国农资总裁圆桌论坛”以评选表彰年度中国农资创新人物与中国农资行业最具价值品牌为主要内容。

  2007年“第三届中国农资总裁圆桌论坛”以“内外资企业的融合与发展”为主题,关注中国化肥市场开放一年以来的变化与动向。

  2008年“第四届中国农资总裁圆桌论坛”主题锁定中国化肥流通体制改革10年,探讨中国化肥流通体制的未来改革方向,为化肥流通体制改革新政出台提供了重要舆论参考。

  光阴荏苒,经过几年不懈的打造锤炼,“中国农资总裁圆桌论坛”已经成长为农资行业一个高端品牌论坛,四届总裁论坛,推动了论坛整体品牌的迅速提升,在农资行业实现稳健发展的同时,“中国农资总裁圆桌论坛”也获得了迅速成长。这也是我和在座的诸位,作为亲历者和推动者可以引以为豪的成就。总裁圆桌论坛的主题与时俱进,紧扣农资行业发展脉搏;论坛的参与者集中业界高端,打造精英对话平台;论坛的思想鲜活,观点鲜明,建设性建议广受关注。

  今年总裁论坛的主题是“中国农资产业商业模式与融资上市之路”。今天,资本力量已经开始超越传统运作方式,成为推进中国农资产业现代化进程的最强动力引擎。而处在大发展时期的中国农资行业如何融资?如何让自己的商业模式实现价值最大化?这是一个值得全行业共同探讨的话题。作为行业高端会议,这次论坛无疑将为行业总结新的发展经验,提供新的发展智慧,进而推进农资行业在当前复杂的市场境况中稳健前行。


  我国化肥上市企业运营状况研究     

  中华合作时报社副总编辑、中国农资传媒总编辑 曾 峰

  农资企业的市场化、现代化、资本化是大势所趋,因此中国农资传媒的记者们翻阅了大量资料,并且依托自身的传媒资源,通过认真研究,终于形成了今天这份《化肥上市企业运营状况研究报告》,所以这份报告应用了一手感性材料、并且依托了专业分析和数据对比分析。

  下面从化肥上市企业综合得分、相关行业得分对比以及化肥上市企业四大能力分析三个方面,对2009年化肥上市企业的运作分析情况进行说明。在这个分析中,我们采用了“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的竞争性工商企业定量评价体系,体系由财务效益状况、资产运营状况、偿债能力状况、发展能力状况四大项组成。

  我们根据21家化肥上市企业2009年的各项数据,按照竞争性工商企业定量评价体系得出的综合评分表,表中得分最高的是盐湖钾肥,27.8分,最低的是*ST河化,分值为-9.6。而化肥上市企业的整体得分情况,综合评分主要集中在10-20分,总计有13家,占企业总量的57.2%。

  通过同样的计算方式,我们从有色金属、医疗保健行业各选取了四家进行计算,其中得分最高的为八十多分,最低的一家得分也超过了20分。从这一点来看,化肥行业的综合绩效评分要远远低于其他行业。 

  我们挑选了三家化肥企业,与其他行业的三家企业,就七个关键指标得分和总评分进行对比分析。从中可以看出,医疗保健行业的海普瑞和艾尔眼科、有色金属行业的山东黄金,能够获得比化肥企业高的分数,主要在于以下两个方面:

  1、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利润率比较高:海普瑞这两项指标分别达76%和58.8%;而化肥企业中芭田股份的只有2.2%和1.6%,盐湖钾肥的净资产收益率也只有40.6%。

  2、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和总资产增长率优势明显:在主营业务增长率方面,海普瑞达到了411%,爱尔眼科和山东黄金也分别达38.1%和17.5%,而所选取的三家化肥企业只有盐湖钾肥的主营业务增长率为正增长,为12.1%。

  关于农资板块的上市优势,主要表现在三点:第一是农业安全的内在需求。中国的粮食安全始终是个压倒性议题。农资作为粮食的上游产业,通过上市做强做大,为中国农业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持,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内在需求。第二是国家政策的一贯支持。近年来国家持续加强对农业的政策支持,为农资行业做强做大提供了有力保障;而证监会相关人士也表示,“上市融资机会将更多向农业偏斜”。第三是资本市场的利好空间。化肥农药行业规模庞大、企业众多,2009年总产值接近5900亿元。但是,拥有如此巨大的产值,农资企业的上市基数小,且集中在了生产企业。此外,“农产品价格上涨”等也为上游农资企业带来利好预期。因此,农资行业具有丰富的投资题材、投资机会,以及良好的回报预期,上市企业数量具有极大的提升空间。

  但是,农资上市企业也面临着企业盈利能力、成长能力不足,企业制度不够先进等问题。为此,农资企业上市,首先必须要展示主营业务实力:生产企业在产能严重过剩背景下,要依靠科技创新、结构调整,充分展示产品竞争力和盈利能力;流通企业要通过商业模式的创新和网络的内涵发展,充分体现市场影响力和盈利能力。其次是要不断挖掘赢利点:要让资本市场清楚企业稳定的赢利能力,以及新的盈利点。第三是要展示制度的进步:经过多年的制度改革,农资企业已经跟上了现代企业制度的步伐,因此我们要展示农资企业在产权、股权结构,企业决策、运营机制、内部风险管控,以及人才和激励机制等诸多方面的进步。


  产、融、研有益结合共创行业辉煌

  东海证券研究所所长 朱 戎

  我们相聚在北京,共同研讨中国农资企业商业模式和上市之路,这是我们第一次和农资行业合作。农资行业目前处在一个困惑时期,实际上,我们也面临着一个巨大发展时期。农资企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市场,离不开资本市场,如何利用资本市场,如何做大做强,产、融、研如何进行良好的结合。这对现代农资企业的管理层来说,是一个值得思考的战略性课题。

  今天我们邀请到的有证券界、金融界、农资界人士,以及相关专家、政府领导,大家齐聚一堂,只为面对面的第一时间、第一现场交流,为农资行业诊脉,为农资企业提供正确的市场导向。这对于我们产融双方都是非常的有意义,非常及时,做到双方互惠互利,做到协同。

  东海证券研究所是一家新兴证券研究所,有60多位高素质的投资研究人员,我们的理念是本着一大一小整合三方资源的理念进行证券研究。我们已经和中国农业大学连续四年合作召开了论坛,业界影响很大,已经成为中国讨论宏观经济的高端论坛。同时,我们通过研究成长型企业,发掘其成长价值,并为我们研究方向提供必要的思路,为客户提供独特的价值。我们愿意通过我们自己不断的努力,为充分发挥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桥梁作用,为机构投资者发掘更多更好的投资标的,也为我们上市公司和拟上市公司的企业的价值发现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加强资本运作 打造上市平台

  天脊煤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光彪

  中国农资总裁圆桌论坛每一届都紧扣农资领域的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展开热烈讨论,大家畅所欲言,交流思想,道出困惑,探讨问题,分享智慧。本次论坛以“中国农资产业商业模式与融资上市之路”为主题,同样具有积极深远的现实意义,将会给中国农资产业提供一个触摸全球资本市场脉搏、了解最新上市流程、探讨现代金融工具与传统商业模式完美融合的交流合作平台。

  中国的资本市场市值已经位列全球第二,金融深化正在给中国的各行各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快速进阶。而随着农资市场的不断放开,已有30余家农药化肥企业在国内上市,更有企业在海外成功上市,今天,资本力量已经开始超越传统运作方式,成为推进中国农资产业现代化进程的最强动力引擎。尤其是在金融危机期间,单一的产业经营无法支撑和推动企业的进一步发展。通过上市拓宽融资渠道,才能为企业的下一步发展谋求更多的资本支持。

  加强资本运作、打造上市平台,也是天脊集团科学发展、持续健康推进的重要保证和必然选择,是天脊集团真正挺起我国民族复肥工业脊梁的有力举措。作为山西省重点企业,天脊集团经过20多年的发展,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逐年提高,品牌战略卓有成效,“肥化并举、内外并举”的大企业、大集团、大公司的战略构架初步形成。

  中国农资传媒是天脊的集团的老朋友,我们之间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中国农资传媒作为农资行业的主流媒体,十余年来全力配合天脊的网络和服务建设,为天脊集团的快速发展赢得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今年年初,我们与中国农资传媒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这也标志着双方的合作向着更深层次的发展。我希望,天脊集团与中国农资传媒今后能够继续保持密切协作,发展相互之间的友好关系,共同应对挑战,风雨同舟,再创辉煌。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