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16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同心协力 共创未来
——专访国投新疆罗布泊钾盐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孟书豪
本报记者 吴江

     应着眼长远,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谋划。积极向有关方面反应情况、沟通汇报,充分反映钾肥企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加强与有关方面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呼吁保持合理政策力度,巩固良好的复苏势头,凝聚共识,确保国内钾肥企业在促进农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日前,中国农资传媒与中国钾盐(肥)行业分会共同举办了“2010中国钾盐(钾肥)高峰论坛”,企业代表围绕“理性布局、科学发展”的主题,就钾肥需求、市场走势等核心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近日,记者与国投新疆罗布泊钾盐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孟书豪继续延续有关话题,以期业内有更多收获!

  在主题探讨中,记者认为,“理性布局”更应当突出一种主动性。也就是说,行业不应当简单、被动地追随市场,而应该是一种具有方向性、前瞻性的理性选择。此外,“理性布局、科学发展”包含了产品创新、技术进步、管理创新甚至是机制的创新、体制的创新,但是,归根到底是理念、意识的创新。对于企业来说,只有“心性不乱”,才能“迷途自清”。

  此外,产业理性布局应当以市场和需求为导向。市场是承载行业发展的基石,是行业稳步发展的核心,更是产业发展的指南针和方向标。2009年下半年以来,风起云涌的钾肥市场归于平静,这里包含了市场的冷静,也有企业的冷静。冷静是一剂良药,希望这种冷静是行业理性回归的开始,是科学发展的开端!面对需求的下滑,化肥企业经历了严峻的市场考验,而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审时度势,避免竭泽而渔,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乃至行业稳步发展。当然,这个过程需要钾盐生产、流通商以及行业专家达成共识并共同筹划。

  在策划“2010中国钾盐(钾肥)高峰论坛”的全过程中,记者有一种强烈的感受,人们历来都说:企业家要有高境界、大视野、新思路。但是,今天不仅如此。在他们的智慧里,还融入了更多的理性思维、严谨思路、切实措施。相信无论是听者,还是说者,都将有所收获!

  也许钾盐(钾肥)行业可以借用这样一段对白,延续这个话题。有人问:“什么是美?”答曰:“和谐即美。”“那什么是和谐?”回答说:“和谐是不同的声音在同一主题下的流畅对接。”其实,他们所说的“美”与“和谐”指的是音乐,在这里,我们更愿意把它理解为理性发展与企业境界之间的和谐共鸣。

  当然,钾盐行业的问题并不像简单的数学题——只有一个答案,从多个角度思考,会有多重选择,我们现在所要做的,就是从正确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优的结果。相信通过与国投罗钾副总经理孟书豪的对话,可以让更多企业找到答案!

 

  记者:孟总您好!很感谢您在百忙之中参与中国农资传媒与中国钾盐行业分会共同举办的“2010中国钾盐(钾肥)高峰论坛”。在这次在会议中,给我们很多行业启示,我代表参与这次论坛的记者团队,感谢您在会议中给予我们的支持!对于这次会议,您有何感想?您还有哪些未尽之言?

  孟书豪:我受国投罗钾公司总经理、中国钾盐(肥)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李浩先生的委托,参加“2010中国钾盐(钾肥)高峰论坛暨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钾盐行业分会第五届年会”,并与各位同行共同讨论推动钾肥行业发展这个重大议题,感到非常高兴!

  参与这次会议,我谨对李刚会长和钾盐分会各位领导和同事一年来卓有成效的工作,为本次会议所作的积极努力和周到安排,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还要感谢各位同行和与会各方,对国投罗钾公司发展给予的宝贵支持和帮助。

  目前,在国家各项经济政策的有力推动下,在各会员企业和中国钾盐(肥)行业分会的共同努力下,经历了近两年大起大落的钾肥行业正逐步复苏、趋于理性。各企业也在逐步焕发活力,在竞争中发展,发展中合作,共同为市场的繁荣贡献着力量。

  

  记者:对于氮肥、磷肥来说,淘汰落后产能、生产向资源地集中以及提高国际竞争力等方面是产业调整的最终方向。中国钾盐产业具有稀缺资源属性,要做到理性布局,行业应当具有哪些独特思路?我记得您在论坛中,反复强调钾盐行业应当具有一种“包容性”,我们应当如何理解?

  孟书豪:我认为,要放眼长远,在市场机制中,根据市场需求,发挥市场对资源优化配置作用,实现行业理性和进步。最重要的是加快建立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钾肥行业市场新秩序,这是钾盐、钾肥行业的当务之急。我们应该牢记近几年钾肥市场所经历的深刻变化,正本清源,对症下药,建立有利于钾肥企业发展的市场秩序。特别是由于特殊的资源属性,钾盐行业采取必要的预防性措施,防止过度竞争,避免造成宝贵的钾资源的浪费。

  同时,国投罗钾公司倡导加强行业内相互间的沟通对话。国家《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指出“钾肥的供应充足与否关系到未来我国再增产1000亿吨粮食的任务能否实现的大事”。可以说钾肥行业大有可为,共同发展是主流,是方向,因此加强对话沟通,妥善处理各种矛盾和分歧,处理好各方关系,才能促进钾肥行业健康发展。

  此外,稳定、持续、健康增长是每个企业追求的目标,不断提高钾肥供给,缓解国内供需矛盾是钾肥生产企业的首要任务。但是,实现稳定、持续、健康增长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既要持之以恒、坚定推进,也要照顾到不同方面,尊重各自发展途径和发展模式的多样性。

  

  记者:我国盐湖工业经过前40年的艰苦探索和近10年的跨越式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察尔汗盐湖和罗布泊盐湖的成功开发以及其他钾肥企业的发展,为中国的盐湖开发事业尤其是钾肥工业和农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钾盐企业历经千辛万苦取得的成就,凝聚了几代创业者的艰辛、奋斗和奉献,来之不易。企业发展对钾肥行业和工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钾盐、钾肥行业如何才能“坚守”这份成果,实现长远、持续发展?

  孟书豪:当前,世界经济形势仍然十分复杂,需要各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同时,各方面也应当积极推动钾肥企业通过行业协会平台加强沟通协同,争取政策支持。当然,国投罗钾作为中央企业控股的大型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责无旁贷。但在发展过程中,企业也克服了很多困难,希望从扶持民族钾肥工业的高度,多考虑企业的难处,多给予政策支持。

  我们应着眼长远,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谋划。积极向有关方面反应情况、沟通汇报,充分反映钾肥企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加强与有关方面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呼吁保持合理政策力度,巩固良好的复苏势头,凝聚共识,确保国内钾肥企业在促进农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记者:国投罗钾公司是中国钾盐行业自主创新方面的一座丰碑。罗布泊钾肥基地百万吨钾肥项目的投产,不仅实现了我国硫酸钾产业结构升级,更提升了产业技术水平。罗布泊盐湖的成功开发,对我国民族钾肥工业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目前国投有哪些自主创新技术?

  孟书豪:国投罗钾目前拥有盐湖卤水制取硫酸钾工艺和关键设备的全部核心专利技术,在生产工艺先进性、生产设备国有化率、承担国家科研课题以及生产的综合能力等方面均处于领先水平。目前,国投罗钾为了实现对钾资源的综合利用,提升资源利用率,做了很多尝试,并在硫酸钾镁肥新品种的开发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这是罗钾公司多年坚持不懈、艰苦奋斗的结果。

  

  记者:今年,所有行业都经受着全球整体经济放缓的不利影响,那么,国投罗钾如何应对并实现发展?

  孟书豪:罗钾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努力克服制约自身发展的重重困难,努力消除客观环境所造成的劣势,尽可能避免对各方带来冲击和影响,力求实现和谐发展。

  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积极应对采取了多项措施,实现销售60万吨,为缓解国内供需矛盾,促进行业复苏做出了应有的贡献。2010年,国投罗钾克服了困难,使产销量预计略有增长。今年以来,针对市场不断出现的新情况,采取灵活措施,力求妥善处理好保持平稳、持续、健康发展的势头。

  但是,罗钾公司也清醒地认识到,由于地处偏远,和众多同行比,在成本、运距等很多方面处于劣势,我们唯有以勤补拙,才能达到众多同行的平均水平。相信经过我们和大家共同努力,钾肥行业会朝着更加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国投罗钾公司愿同各方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共同发展,为推动钾肥行业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