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9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土豆最高亩产9615斤,有望全国第一
胶州300多施可丰用户争当“土豆王”
——首届“施可丰”杯粮王大赛暨胶州“土豆王”大赛决赛侧记
刘苏华 冯立德

  ①
  ②
  ③
  ④
  “粮王”颁奖现场

 

①左起:胶州双联农资公司总经理李玉勋、最长土豆王获得者胶西镇苑家小庄苑绍喜、最重土豆王获得者胶西镇宋戈庄任文堂、施可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营销公司经理耿世军。

②施可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营销公司经理耿世军(中)在评选现场。

③施可丰长效稳定性肥料助农增产增收。

④“土豆王”评选现场。

 

  7月2日,筹备已久的“施可丰”杯粮王大赛暨胶州“土豆王”大赛决赛在广大土豆种植户的热切期盼下如期举行。当日,共有20多名参赛的土豆种植能手获得了主办方施可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300-1500元不等的奖励,这20多名获奖农民均是施可丰稳定性肥料的忠实用户,他们种植的土豆平均亩产均在6000-8000斤,有4名施可丰稳定性肥料用户的土豆亩产突破了9000斤成为名副其实的“粮王”。在交谈中,这些朴实的获奖农民难掩对施可丰稳定性长效肥料的赞叹之情。

 

  “粮王”的故事之一:施可丰帮我由“烂土豆王”变身“粮王”

  当姚宗联从领奖台走下来面对笔者的镜头时,他只是憨笑着并不时瞅瞅手中的奖牌,看得出他心中的紧张和欣喜已无法言表。“施可丰”杯粮王大赛第一名、1000元的大奖、 9615斤的土豆亩产量对谁都是一个莫大的荣誉和惊喜,尤其是对曾经有着“烂土豆”大王称号的姚宗联来说,更是有着深刻的意义。

  姚宗联是高密市姚哥庄前疃村的土豆种植户,在这片再熟悉不过的土地上他和土豆打了十几年交道。但2008年对姚宗联来说是难过的一年,就在这一年他地里的土豆烂了。“绝大部分土豆都有烂斑,切去腐烂的那块,剩下的就不多了。”姚宗联说,那年的土豆几乎就是白白的送给了人家,不分大小每斤几毛的价钱就卖了,土豆都烂掉了,有人要就算不错了。据农技人员反映,这是作物缺钾造成的。事实也是如此,据姚宗联表述,后来经本村人介绍他用上了施可丰稳定性长效肥,2009年姚宗联的土豆非但没有出现异常而且产量每亩提高了1000多斤,这让他喜出望外,于是在今年加大了投入,每亩施用施可丰稳定性肥料3袋,再加上他精心田间管理,姚宗联2010年土豆平均亩产达到了8000斤,而且最高产地块9615斤还让他获得了“施可丰”杯粮王大赛第一名和1000元的大奖,姚宗联这个昔日的“烂土豆王”摇身一变,成了远近皆知的种植能手,闻名乡里的“粮王”。

  “今年土豆价格好,我毛收入能有个6万多,收入比去年增加了接近2万块钱,全家都很高兴,感谢施可丰为俺送来这么好的肥料。”这是姚宗联现场向施可丰领导说的心里话。

 

  “粮王”的故事之二:不烧种子、不烧苗,大胆施、大胆用

  当天,还现场评出了两名“土豆王”,胶州市胶西镇苑家小庄苑少喜种出了一个长度27.5cm的土豆,获得当天最长“土豆王”;胶西镇宋戈庄的任文堂凭借近2斤9两重的大土豆夺得了最重“土豆王”。两名“土豆王”同样都使用了2、3年的施可丰稳定性肥。

  最重“土豆王”任文堂庄稼活做得很细,这在他所在的宋戈庄是出了名的,前几年在施肥后任文堂都会频繁地到地里观察,看看施到地里的肥效果咋样,会不会烧种、会不会烧苗,他深知“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的道理。“任文堂家的土豆每年都长得很好,乡亲们都这么说。”任文堂很自豪地向笔者聊起了他的“土豆经”,任文堂是2009年经亲戚介绍用上的施可丰稳定性长效肥的,开始用时,他还是按老习惯往地里跑,但到最后他就很少去地里了。“此事自有道理,”任文堂说,“我一亩地用了3袋施可丰稳定性长效肥,没有烧种、烧苗的情况,接近收成的时节,我地里的土豆秧颜色看上去很清翠,人家地里的都黄了,这是肥效没跟上。我刨土豆时地里还有咱们施可丰长效肥的颗粒,肥效就是长。连续2年我的土豆亩产都在8000斤开外了,比前几年用普通肥时每亩增产都在2000斤左右,而且长出的土豆外表都很光鲜,级别一下子就上去了。”说完,任文堂举起了手中的大土豆让笔者多拍拍它。

  最后,任文堂告诉笔者,听农技员说,连续种两季土豆,“重茬”的影响不会很大,但是光照等会欠缺点。老任准备在秋土豆种植的时候每亩再追加一袋施可丰稳定性长效肥,争取秋土豆的产量追平上季产量。说这话时,任文堂很有信心。

  石传祖是青岛绿源土豆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他对胶州地区的土豆种植情况非常熟悉。“以前当地的种植户很少有人在意肥料的种类,就买一些单质肥料,大量的往地里上,结果不但效果不好,还伤了秧苗,破坏了土质;另外一点现在还是明显存在,就是种植户太忽视田间管理了,种下去、肥施上、药喷完就不管了。这都是不科学的种植习惯。”石传祖接着说,胶州这个地区有着30多年的土豆种植史,产量一直在较低的水平徘徊,施可丰稳定性长效肥在本地区的推广和应用,让这里的土豆产量上升了一个层次,而且还通过“粮王大赛”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让各处的种植能手相互交流种植经验,为本地土豆种植业的发展带来了积极的影响。施可丰稳定性长效肥在本地农民也成为了好肥料的代表。

 

  “粮王”的故事之三:一个“粮王”的“嫉妒”

  本次在胶州举办的“施可丰”杯粮王大赛,共有300多名农民到场参赛,在胶州和周边地区形成了轰动效应。“想增产增收、省心种地,就用施可丰稳定性长效肥”成为农民心中的共识。看到这些,来自高密柏城镇东坤子头村的韩金可很是羡慕。他跟笔者说道,柏城镇也是施可丰施可丰稳定性长效肥重点的示范区,与这里不同的是,那里的土地相对单薄,是典型的盐碱地。但就在土地底子薄弱的情况下,当地农民还是在施可丰稳定性长效肥的帮助下,取得了玉米、土豆等主要作物的高产。“我们那里玉米最高产量能达到700多公斤,这在好地块都很难达到的,对于盐碱地就更难了。比增产增收的效果,我觉得施可丰稳定性长效肥在我们那里更明显。”韩金可说道,他们那里有6万多亩的土豆种植面积,绝大多数都用的施可丰稳定性长效肥,如果不在他们那里举办一场“施可丰”杯粮王大赛,真的说不过去。笔者看到,现场的比赛一结束,韩金可和他的几个同乡就围在了施可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营销公司经理耿世军的旁边,表达着他们的用肥感受,描绘着怎样在他们那里也举办一场这样的比赛。

  事后,施可丰营销公司经理耿世军深有感触地表示,从这些质朴的种植户的言语和行动中,施可丰人深深地感受到了农民对好肥料和好技术渴望,因为他们已经明显地看到了这些好肥料和好技术给他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的改变。

  “放心肥”请千万农民放心

  胶州双联农资公司是施可丰在当地的最大经销商,6年以来这家农资公司只做施可丰肥料,一心一意地把施可丰稳定性肥料在胶州这片肥沃的土地上推广开来,为当地广大的种植户增产增收做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事情。公司总经理李玉勋表示,施可丰是一家非常负责任的企业,不仅是产品质量让人放心,企业提供的售前、售中和售后的服务都非常好,经销商卖得放心,老百姓用得放心。谈及2010年的比较艰难的肥料市场,李玉勋显得信心满怀,他表示,市场越难做,我们的热情就应该越高,施可丰在这样的市场形势下,宣传力度和让利幅度都在不断加大,与经销商的配合和交流也日渐密切和频繁。

  据李玉勋透露,双联农资目前年销售施可丰肥料达到6000吨,仅施可丰稳定性长效肥就达到了2000多吨。李玉勋表示,施可丰的市场是扎实的,步步为营,只要用上施可丰放心肥的农民绝大多数就成了施可丰的长期用户,因为农民种地就是想省心、放心。

  “地方经销商的千呼万唤也比不上农民兄弟竖一下大拇指,只要农民兄弟认可,施可丰放心肥就会永远做下去,而且会做得更好,”施可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营销公司经理耿世军激动地向笔者表示。施可丰与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联合研发的稳定性长效缓释肥内含NAM长效因子,肥效长达120天,较普通肥料相比,肥效可提高10%-20%,这对生长期长达100多天的土豆来说,施可丰长效稳定性肥料可以保证其整个生长期的养分供给,有效促进作物增产20%以上,实现“播种一次施肥,作物终生受益”。

  “通过和地方农资人、农民的长期交流,我们已深切感受到改变农民的用肥习惯,推广普及新型肥料和施肥技术是需要极大的信心和耐心的一项事业,这也注定了这项事业的伟大。施可丰会持续地改善技术、提升质量、降低成本、稳定价格,请全国的经销商和农民兄弟放心。”采访结束时,耿世军经理说了这样一段意味深长的话。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