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于江灵 本报记者
嘉 宾:李灿先 青海中航资源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童鸿频 中国水电矿业(老挝)钾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何 永 云南中寮矿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宫述林 山东地质工程勘察院副院长
当我们面对“资源短缺”的客观现实时,只能以积极的状态“走出去”。但是“以资产换资源”这道国家命题对于中国企业而言,还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在中国政策与当地“乡规”短兵相接之时,他们每走一步都必须调整自己的步伐。但是,这些先行者们不屈不挠,他们不顾当地的成本压力,积极提升钾盐开发技术,用较之国内企业更大的付出,置身于当地环保规制之下,即使在其他领域削减更多的成本,也依然执着,在陌生的异乡,逆势飞扬。
何 永:克服困难 早为钾盐行业做贡献
云南中寮矿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是云天化集团旗下的子公司,主要负责云天化在老挝钾资源的开发,2004年正式进入老挝,并在同年底,成为国内第一个在老挝取得钾资源开矿权的企业。第一期建设了一个5000吨的实验装置,到2008年底,我们又启动了第二期的开发项目,65万吨光卤石及加工采矿项目,预计明年6月份投产,我们争取在今年底投产。
走出去之后,我们遇到一些问题,一是水电都是自己投资,电的供应也存在供给不足的问题,进入矿区的道路要自己修;二是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比较落后,比国内人力资源成本高, 没有对口的化学矿产大学或学院。虽然遇到很多困难,但我们认为虽然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是非常光明的,而且这个过程不可能省略。我们的目标现在是先做5万吨适应当地配套设施规模的工厂,在这个基础上再逐步增加,形成大规模,所以在各个方面,老挝的钾盐开发还需要很长的过程,我们也在尽力缩短这个过程,争取早日为我国钾盐工业做贡献。
我们希望从研发到规模化、产业化都希望能得到各级政府的支持,同时也希望从政策上能给企业扶持,对走出去企业的政策配套扶持方面还不是十分明确,应该说,我国政策现在对走出去企业有很多支持,但是综合来看,还需要加大力度。另外,我们在研发方面投入也非常大,这些投入成本前期也很难收回,希望国家政策能在各方面给予优惠。
李灿先: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青海中航资源有限公司目前主要是做加拿大项目,加拿大项目去年完成了和当地一些部门的签约和手续,目前工作已经进入继续推进的阶段,从勘探情况来看:矿深大多都在10米以上,氯化钾含量都在20以上。现在进一步要验证实验情况,研究出开发方案。
我们在开发过程中和政府进行沟通时,存在一些思维上的差异,大家在很多问题上达成一致比较困难。另外一点,加拿大对环保的要求非常高,做项目的周期比较长,一个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就需要2年到2年半,导致费用较高。第三,加拿大的工会力量很强大,存在对本国市场的保护。
虽然我国国内在不停的说缺钾,但实际上国际钾肥资源包括产能是过剩的,而且国际上包括加拿大、老挝资源都非常丰富,所以企业出去之后,要考虑产品合理布局的问题。我认为境外开发的钾盐除满足国内需求外,还应该到国际商场上去竞争。降低成本,首先产能要达到规模后才能达到规模效应。
童鸿频:希望政策多支持境外开发企业
2006年,中国水电矿业(老挝)钾盐有限公司和老挝当地政府签订协议,拥有580平方公里的勘探权,目前对三个矿区进行勘探。项目各项前期准备工作都已经就位。但国有企业的审批程序比较繁杂,尤其是在境外,再加上我们主业也不是做钾盐,所以在项目评估等方面都比较慢,所以原本是计划今年完成的,但现在看来我们寄希望在2012年可以参与到钾盐服务的圈子中来。
由于境外企业厂址是在境外,享受不到政策对国内企业的待遇。希望各个部门对境外,尤其是老挝的企业,不要分国内和境外,而都是国家的企业,应该能够统一享受国家待遇,在道路基础设施的建设上能给予一定的帮助。二现在国家对农民有直补,我想国家能否考虑一下,不要直补给农民,而是补给钾肥企业,因为这些直补没有对象,中国钾肥有很大部分都来源于进口,补贴给农民就等于补贴给进口钾肥。如果补贴给国内钾肥企业,则可实现国内产品和国外产品的差别定价,这样可以撬动整个市场。
钾肥行业发展是一个千辛万苦的过程,任何一个企业的境外开采成功都是经过几十年,几辈人的努力。我们要吸取国际上的成熟经验,对行业形势有一个理性的判断,不管是专家和领导,都要从行业实际出发,帮助钾肥行业的发展。同时,我们也希望行业能够集中起来,因为针对一个问题的解决,路是要靠一步步走出来的,虽然过程曲折,但如果不去走,就永远也到达不了终点。
宫述林:有效控制资源
境外资源开发企业都面临着方方面面的风险,一是控制资源风险,首先要查清资源情况,优选量大、质优、开采条件好的矿,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降低开发风险;二是控制技术风险,钾盐开采技术工艺要求工艺成熟、技术先进、扩大产量、降低成本,因此技术必须过关;三是控制市场风险,市场就是供求双方矛盾的统一,所以要考虑今后钾盐总的需求量,规划好产能,保证供求产销平衡;四是控制商业风险,首先要合理选择国家。再次,今后重要的钾盐开发和政策有很大关系,要考虑合理的地域关系和政治因素。再者,我们要参与国际的钾盐竞争,要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和产权明晰的公司和科研单位;五是考虑政治风险,要选择政局稳定、治安良好的国家,还要考虑一些国家对资源税、环保方面的政治因素;六是控制能源保障风险,从国家层面,要建立国家的资源储备制度,中国资源总量很少,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不仅要加强境内勘察,还要参与全球资源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