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9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合理布局 科学发展


     主持人:吴   江    本报记者 

  嘉 宾:韩敬友 发改委产业协调司石化处副处长

  王 岩 财政部关税司税改处

  郑长山 盐湖工业集团副总经理

  孟书豪 新疆国投罗布泊钾盐副总经理

  冯明伟 中化化肥控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钾肥行业也步入了暂时过剩时期?这样的结论在以前感觉难以置信,不过从去年以来国内价格在快速下滑以后一直处于疲软状态就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来。作为一个国内稀缺的资源性产品,钾肥行业的阶段性过剩,让人们在联想到需求的同时,也想到了国内钾资源的开发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因为资源的不合理开发才导致了今天的局面。这个时候,不管是政府官员还是龙头企业代表,都在对话过程中明确表示,行业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布局和发展,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作为企业,也要改变发展模式,提升管理水平。

  随着境外钾资源开发进程的加快,国产、进口和境外钾资源有望出现三足鼎立的局面,如何协调好这三个方面的关系,以保证我国钾肥产业的安全,实现国内钾资源的长远发展,这些都是在钾盐产业结构调整中所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韩敬友:准入机制必要,但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在科学发展的过程中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管理意识对钾肥企业的发展同样非常重要。提高管理水平要从几个方面着手。第一,提高管理水平需要政府引导,政府在提供相关政策的时候注意企业间的合作和联系。第二是行业协会领导行业健康秩序,通过制定行业准入机制或行业标准来控制一些小规模和不合理利用资源的企业进入市场。但这解决不了产能过剩的根本问题,因为现在许多小企业的生产水平都能够提高,可以达到要求产能的企业很多,很多较大规模的企业进入市场仍会造成产能过剩。现在地方上项目的积极性很高,不管企业是否有竞争力,只要你有新项目,地方政府就支持,这样并不利于行业的有序发展。这就需要行业、协会及时沟通,将行业现状的信息反馈出去,尽量引导大家有序地进入钾肥行业。

 

  王  岩:制定关税政策需要贴近行业和企业

  制定钾盐行业的相关税收政策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首先,需要了解钾盐行业的一些进展。近几年我们国内的钾盐行业的发展日新月异、突飞猛进,以前我们中国一直是个缺钾的国家,基本依赖大量的进口,我们国内的钾盐主要集中在青海盐湖,受技术的限制开采的条件也不成熟。近几年,钾肥的进口有降低的趋势,我们国内的产能有了大的提升,行业有了“三个一”(即:国内钾资源、进口钾肥、境外钾资源开发在国内钾肥市场供应的比重分别占到1/3)的设想。通过这几年钾肥发展的突飞猛进,政策首先要紧跟行业的发展趋势,在行业发展迅速的情况下,政府部门也要紧跟发展的步伐,贴切实际制定相关政策。此外,制定关税政策也需要听企业的呼声,还是要从企业的角度出发,尽量让企业获得切实利益。

 

  孟书豪:产业调整要有所放弃

  产业结构调整非常关键,也是这个时代的主题。对于产业结构调整我认为应该有放弃性,应该考虑放弃一些现有的企业,同时产业调整应向有技术、有资源、有能力、有管理的行业和地区整合,可以选择适合我们做的,以及在目前资本条件下适合自身发展的项目,在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中不断壮大。

  推动钾肥行业健康发展,行业协会争取了很多的支持,我们的钾盐工业这近10年的跨越式发展,取得的显著成就,凝聚了几代人的创业和艰辛。今后,产业结构调整需要靠市场去优化,不能有太多的行政干预,靠行业协会自身去引导。现在有一些企业提出落后技术改先进,其实就是希望能够得到政府的支持。而通过行业协会引导,依靠市场优化,要做到自产不过剩,自产不污染,自产不落后,开发不重复。

 

  郑长山:技术、管理都要进步

  盐湖集团近几年主要在3个问题上做了很大的工作——资本、技术和民生。企业应该是创新的领航者、行业推进的创造者、科学发展的实践者、社会责任的奉献者、公共财富的积累者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企业领导要方方面面做到科学管理,要技术管理都进步。生产模式方面应该达到提高技术和产品质量的要求。而从政府和国家的层面来讲,我们的管理策略是以资源的战略储备为主题,加强企业管理,加强行业管理,避免资源浪费。

  目前,钾肥行业需要产业政策来指导。首先,地方政策指导很重要。我国国土面积大,省份也多,地方性也比较复杂,希望政府更关注地区发展。另外,希望行业政策对技术进行高度指导,即鼓励企业积极引进先进技术;三是市场方面,虽然我们是市场经济,但毕竟是在政策督导之下的市场经济,希望政府提供价格指导,督导企业在市场方面尽可能地避免价格的恶意竞争、产品的恶意竞争,维护行业稳定发展。

 

  冯明伟:生产、流通相辅相成

  产业布局的调整需要国家政策和市场需求双方支撑,国家需要同时考虑市场的需求和企业的需求。2008-2009年钾肥市场大幅波动后,钾肥行业经历了巨大的变化,无论是生产企业还是流通企业都受到伤害。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是不可分割,也是缺一不可的。生产企业对资源掌控和科研生产的技术把握地非常好,流通企业对市场优势和国际市场的变化分析也非常及时。

  我国钾肥行业发展的现状是,在每年国产钾肥产量450万吨的基础上,需要进口300多万吨钾肥,再加上境外开发项目,钾肥总获得量可达到上千万吨,要在三方面共同发展的情况下保证钾肥供应量。同时,行业应该扩大钾肥市场。中国是缺钾国家,基本上从北向南、从西向东越来越缺钾。因此,大力发展农业用钾需求是保证钾肥市场稳定发展的另一方面。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