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工业“十二五”规划即将出台
大型煤企的兼并重组、强强联合将成为煤炭资源整合的新方向
本报讯 日前,中国煤炭工业发展研究中心相关人士表示,煤炭工业“十二五”规划的框架已基本拟定,近期将会出台。据悉,大型煤炭企业之间的兼并重组,强强联合将成为“十二五”煤炭资源整合的新方向。
目前,我国煤炭行业“多、小、散、乱”的布局是不争的事实,有数据显示,2009年国内产量5000万吨以上的煤炭企业共产煤炭7.1亿吨,仅占国内全年煤炭总产量的24.7%左右,产量在1000万吨以上的企业总共43家,其中有33家煤炭产量在1000~4000万吨之间。
据悉,“十二五”期间煤炭系统将优先建设大型现代化露天煤矿,到2015年,5000万吨以上的特大型煤矿产量要占65%以上,形成20个1000-4000万吨的大型企业集团。预计到2015年,全国工业用煤将达到38亿吨。
业内人士认为,重组整合会促进煤炭产业升级和技术改进,这对煤炭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农业部公布农业系统8起农资典型案例
本报讯 为了净化农资市场,保障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日前,农业部公布上半年农业系统查处的8起农资典型案例。
8起案例:山东日照五莲县非法生产农药黑窝点案、河南信阳非法生产禁用高毒农药对硫磷黑窝点案、江苏徐州临黄农药厂生产劣质农药案、浙江储某非法添加违禁药品生产饲料案、江苏徐州神农化工无证生产农药案、河南中宝农牧有限公司无证、冒证生产假饲料案、浙江江山吴某经营无生产许可证和产品批准文号饲料案、甘肃酒泉通盈种苗有限公司未按生产许可证规定生产种子案。据悉,相关部门已经给予涉案企业及个人以相应的处罚。
今年以来,全国农业部门积极会同工商、质检等部门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特别是针对一些地方出现的蔬菜农药残留超标问题,及时会同9部门发出了《关于打击违法制售禁限用高毒农药规范农药使用行为的通知》,并加大了对假劣农药大要案件的查处力度。
25个省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已落实到户
本报讯 截至6月底,全国各省(区、市)落实农机购置补贴资金累计补贴农机具325.28万台(套),受益农户236.01万户,补贴资金共拉动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投入319.36亿元。
统计显示,目前全国有25个省(区、市)的补贴资金已落实到户。从补贴机具类型结构上看,耕整地机械、设施农业设备、动力机械、田间管理机械、排灌机械仍是各地补贴热点类型。
6月中旬以来,补贴资金结算、机具供货成为近期各地工作热点。为了确保资金落实到户,湖北省在补贴资金结算环节实行“省级审核员”制度;湖南省在临澧县联合农机企业共同推出农机“以旧换新”活动;山东省以发展高效、节能农机具为主要目标逐步淘汰性能指标差的老、旧农机具;浙江省义乌、浦江等地通过设置监督员,加强和完善农机购置补贴的监督监察制度。
临沭五家肥企节能项目获国家财政奖励
本报讯 国家发改委日前下发了《关于2010年节能技术改造财政奖励项目实施计划(第一批)的通知》,临沭县共有七个项目入选,其中有五个节能项目落户化肥企业。
据悉,临沭县入选的这7个项目计划总投资3.56亿元,年可实现节能量16.7万吨标煤,可获国家财政奖励3346万元。分别是山东富士化肥有限公司的60万吨/年氨酸造粒复合肥项目、山东华垦化肥进出口有限公司的年产60万吨硫基氨化造粒复合肥项目、山东华丰化肥有限公司的塔式造粒高氮复合肥项目、山东瑞邦化肥有限公司的40万吨/年蒸汽转鼓造粒复合肥项目、山东春雨肥业有限公司40万吨/年硫酸钾复合肥项目。
化肥行业是能耗大户,实行节能减排,既是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内在需要,更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临沭县化肥企业按照“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要求,积极采用节能新技术、新设备,投入巨资对原有生产装备和工艺进行及时改造,从根本上为节能减排和“低碳生活”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