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0年7月2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加强受涝棉田管理力争灾年丰收


     今年6月份南方连续多次暴雨的袭击,棉区涝渍严重,尤其是低洼地区棉田,受涝更重,蕾铃大量脱落,面对这种灾害,如不采取救灾补救措施,必将对棉花生产造成严重损失。

  面对灾害,应进行科学分析。棉花具有“二次生长”的特点,具有很强的抗灾能力,只要后期及时加以管理,保证常规措施“及时到位”,就能把灾后的棉花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降水排渍。棉田一般淹水没顶超过24小时,排水及时对产量影响较小;连续淹水没顶2-3天,排水后死苗率一般在20%左右,如果培管得当,3天后侧芽上部枝叶将恢复生长,产量损失30%-40%左右;连续淹水没顶6天以上,死苗率可达100%,造成绝收。因此,要抓住一切有效手段排除棉田积水,降低土壤含水量,并及时疏通棉田沟系,保证排水通畅。

  松土壅根。积水排除后5-7天,做好松土壅根,破除土壤表面板结层,增加通透性,改善根系生长环境,促进根系恢复,同时培出小高垄,提高抗倒伏能力。之后,要及时中耕松土,促使根系生长。

  及时补肥。明显受涝后生育期明显推迟,要及时进行叶面施肥,促进棉花尽快恢复生机。棉田积水排除后,趁雨隙(8小时内不下雨)施用叶面肥,或者用2%尿素和0.2%-0.3%的磷酸二氢钾液,促进恢复生长。棉田排水后2-3天,只要土壤不太湿烂,就应及时撒施肥料,每亩用尿素10公斤、氯化钾10-15公斤(如果6月下旬已施过肥料,可根据淹水程度和棉花长势适当减少这次施用量),以增加棉花的有效果节、多现蕾、多开花、多结铃。抗虫棉和高品棉要适当增加钾肥用量。7月底8月初(前次施肥后3周左右)和8月中旬(前次施肥后2周左右)再施两 次肥,每亩分别用尿素15公斤和3-5公斤,以增加结铃,提高铃重。8月下旬有早衰趋势的棉田,可用2%尿素加0.2%-0.3%磷酸二氢钾溶液喷施,7天1次,连喷2-3次。

  加强病虫防治。棉花受涝后,易受炭疽病、立枯病、猝倒病等危害,应抓住晴天及早喷施50%多菌灵1000倍液,或1:2:100的波尔多液,以增强棉株的抗病能力。长出新叶后,棉花易遭蚜虫、蓟马、盲蝽象、蝎牛、红蜘蛛等危害,可用克螨特、杀灭菊酯进行防治。

  推迟打顶。受涝棉花打顶时间比常年推迟4-6天,以发挥棉花后期生长优势,但以8月10日左右为最后期限,以使单株成铃增加3-5个,并结合做好整枝、去除叶枝和抹赘芽的工作。

  (李翠英)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