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2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磷硫走过辉煌路 产业蓄势书新篇
——第十八届磷肥和硫酸行业年会暨协会成立纪念大会侧记
本报记者 张 涛

  会议上,多年来为行业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欢聚一堂,图为获得终身荣誉奖的代表们合影留念。
  图为获奖代表在颁奖现场领奖。

     6月23日,第十八届磷肥和硫酸行业年会暨协会成立纪念大会在北京召开。会上,曾经为行业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专家学者代表以及战斗在第一线的工作人员欢聚一堂,共同分享了中国磷肥和硫酸行业20余年的发展历程及累累硕果,分析了当前的市场形势和今后的发展规划思路。

 

  安徽六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原常务副总经理王锡义现场作诗:

  获终身荣誉奖有感

  硫磷烽烟二十年,

  辈出精英几万千。

  终身荣誉奖授我,

  倍感光彩有愧颜。

  各路将帅尊历史,

  怡然皓首迎春天。

  心存余怨力不足,

  可有来生续新篇。

 

  A:行业精英创造磷硫辉煌

  中国磷肥工业协会理事长武希彦和中国硫酸工业协会理事长齐焉分别作了协会工作报告,报告中分别回顾了行业发展历程和协会所做工作,分析了当前行业境况和所遇到的问题,同时对行业“十二五”规划思路提出建议。

  会议期间,对为协会和行业发展做出贡献的171位同志进行表彰,奖项分别为“终身荣誉奖”、“特殊贡献奖”、“突出贡献奖”,颁奖现场不仅有白发苍苍、步履蹒跚的老工作者,还有充满活力、精神抖擞的年轻人,磷肥和硫酸行业几代人同堂,共同庆祝这个激动的时刻。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李勇武发表了慷慨激昂的致辞:中国磷肥和硫酸工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行业发展历程可歌可泣,虽然目前行业仍处在后危机时期,面临种种问题,大家需要精诚合作、积极配合、不断奋进才能将中国磷肥大国变成世界磷肥强国。

  全国政协常务委员、河北省政协副主席、国际化肥协会名誉主席武四海在会上感慨道:20年来,在国家产业政策扶持下,在两大协会的积极努力下,我国磷复肥行业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促进中国的农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相信肩负着磷复肥企业希望的两大协会将继续以振兴中国磷复肥工业为己任,用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脚踏实地、锲而不舍地从行业出发,以前瞻性的眼光,指导行业发展,维护行业利益,推进行业健康、持续稳定地发展。

 

  B:磷硫产业实现突飞猛进

  二十年风云硕果累累,我国磷肥工业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武希彦的协会报告中指出:我国磷复肥工业建国后经过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多方引进到基本实现国产化,从大量进口到自给有余的发展历程,并在“十五”和“十一五”期间得到快速发展,目前已形成了科研、设计、生产、销售、农化等一整套的工业体系,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据统计,截止到2009年11月末,我国共有规模以上磷复肥企业1553家,比2004年增加510家;从1990年到2009年的20年间,我国磷肥产量以年均6.6%的速度递增。值得骄傲的是,高浓度磷复肥产量年均递增22.2%,高浓度磷复肥所占比重由不到6%提升到了76.6%,主要品种DAP产量年均递增26.5%,在磷肥总量中的比重由1.3%提升到34.3%。磷肥自给率由1990年的69%上升到现在的120%,随着农业发展需要和测土配方技术推广,除传统品种外,各种专用肥、BB肥、有机无机复混肥、缓控释肥料、水溶性专用肥等应运而生,形成品种基本齐全的肥料供应体系。

  作为素有工业之母的硫酸与磷肥工业息息相关,近些年我国的硫酸工业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绩,到2009年底,全国规模以上硫酸生产企业464家,硫酸生产能力达到7100万吨。从2000年-2009年,我国硫酸工业发展迅猛,产量年递增18.0%。

  参加此次会议的云天化集团总经理他盛华说,我国磷酸行业起步比较晚,但是取得的成就是可歌可颂的。相对于很多行业来讲,硫酸、磷肥是国家投资最少的行业,发展历程非常艰辛,但是这些年,行业靠着业内人艰苦奋斗、共同进步发展起来了,实现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一个大批量的进口国到出口大国的转变,这是行业的骄傲。

 

  C:农资人建言献策展望未来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行业发展中也遇到一些问题。武希彦在发言中表示:磷复肥工业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产能过剩,部分地区还在盲目发展,截至2009年底,我国已形成的磷肥生产能力约2000万吨/年,市场竞争开始趋向白热化;同时我国的硫、钾资源短缺,对外依存度高;与国外产磷国相比我国磷复肥产业集中度还很分散;创新能力不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少;化肥市场环境有待进一步净化。

  齐焉分析了当前的市场状况:从去年年底到今年初,硫磺价格再次攀升,严重影响到了磷复肥的生产销售。在产能过剩寄希望于出口的现在,中国预计在低关税期出口200万吨,这将对国内市场平衡和行业缓冲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会间,与会代表纷纷献计献策,但就出口才能救市的观点,瓮福(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何浩明提出不同意见:产能过剩勿要悲观,完全的市场化就是最好的解决办法。过剩带来竞争,有竞争才有进步,在这个过程中,落后企业被淘汰是必然的,优势企业的大发展也是不可阻挡的。因此,运用行政等手段强行阻止行情发展的办法,是不可取也是不可行的。

  贵州开磷(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廖慧建言:新上产能有没有竞争优势,生产技术、能耗控制等环节是不是更加先进,这些问题都要周密思考。不然重复建设、低层次竞争就意味着是在浪费资源,浪费发展机会。未来磷肥企业的发展方向,应该就是通过产品结构调整,资源集约利用,产业链延伸,走精细化工产业发展之路。

  在听取与会代表献言献策的同时,两协会分别发表了《磷复肥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思路》和《硫酸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思路》,对今后行业的发展之路做出了高瞻远瞩的建议。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