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7月份尿素是否能够正常出口?港口的货能不能动起来?
丛春明:按照现在的国际价格行情,7 月份正常出口应不成问题,但不足以形成大规模形势,因为国外市场很低迷,基本和国内情况差不多,存在供大于求的情况。但是国内与其他国家不同的是,国内尿素出口量占供应总量的很小一部分,国内尿素不出口还可以在国内销售,其他国家的尿素产量有95%都用于出口,所以两者的压力敏感度不同,而且国内尿素成本加上出口必交关税,成本增加,缺乏一定的竞争力。
记者:目前国内有一种声音是将现在的出口局势都归过于国内关税的透明度,认为关税这样的政策属于商业机密,将关税税率公开有些不妥,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丛春明:如果从长远来看,没有任何影响。国家政策不会随意调整,要从两面看,不能只看市场行情不好的时候,如果市场行情好,即使关税100%同样也能出口,企业依然可以盈利。如果说把现在的出口形势都归结于关税的透明度,这个问题就考虑过于简单。关税的透明有利于生产商和外贸商的操作,一个国家不会使政策时常变化,况且是这么大的产业,我们应该回过头找找自身的原因。几年前价格很高但仍能出口,但现在价格很低却不能出口,其根本原因在于国内尿素产能增加过快,供大于求的形势非常严峻。如果说国内供应非常紧张或基本平衡不用出口,最起码工厂就自已拥有定价权,而现在价格却被市场“压”着,贸易商随时可以买到货,这种情况下工厂想提起价格是非常难的。要知道成本不能决定价格,供需才是决定价格的关键。所以说现在的出口形势和关税没任何关系。现在的关税没任何问题,当然降低更好,我认为关税的透明度是非常正确的。
记者:国外都知道我国的尿素产能过剩,他们会不会因此而打压我国尿素的出口价格?
丛春明:我想这没有什么必然的关系,之前我们的心理价格并不高,生产成本很低,但是我们依然能够出口,依然可以盈利,现在我们心目中的价格很高,生产成本很高,其他国家的尿素成本下降,采购商都想买便宜货,最终以什么价格、什么数量采购还要看进口国的需求。
记者:从今年7月份开始,下半年基本都处于尿素出口的低关税期,是否今年的出口量会比去年有所增加?
丛春明:从目前看,数字无法估计,但形势并不乐观。其他国家95%的产量要卖到国外,而我国95%的尿素可以在国内销售。我们的出口现在有点赚人气的感觉,同时增加流动性,解决资金问题。但是以目前的资源外调量来看,对国内市场难以形成影响,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记者:有人担心港口的货出不去,还有回流的危险,可能性大吗?
丛春明:回流与否要看贸易商的心态,还要看国内价格是否允许港口尿素回流。“不到黄河不死心”,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也不会走这条路的。信心建立在自己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无论有没有出口,或者出多出少,只要在行业内具有核心竞争力就不需担心,困难只是一时的,第三季度市场会怎么样现在还很难讲,也许最惨淡的季节还没到来。
记者:为什么说最惨淡的季节还没到来?
丛春明:过去供过于求的矛盾都被出口掩盖了,如果矛盾没有根本解决,以后会爆发出来的。现在企业开工率还算正常。但是从行业来看,大家都“添柴”,早晚有一天这个锅会被烧糊了。现在企业之所以很少有倒下的,主要原因就是贸易商与厂家之间的联储联销,这种特殊的“输血”方式在维持着部分企业的生命,如果一些贸易商不注资不“输血”,很多厂家就会有危险。所以说最难的时候还没到。总体而言,尿素行业洗牌已经在所难免,而且,这次洗牌会更彻底、更激烈,洗牌与“被洗牌”的数量都可能会大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