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对微量元素锌的反应比较敏感。玉米植株体内含锌量仅为干物质重的百万分之几,因锌参与植株体内的生长素(吲哚乙酸)的合成,又是多种酶的组成成分。缺锌能引起光合作用受阻,茎和芽中的生长素含量减少会使植株矮小,节间缩短,叶色退绿,出现“花白苗”。
玉米出苗以后,常常会发生成片白苗的现象,当出现一个片叶时,叶基部开始褪绿发白,形成黄白色条纹,逐渐扩大至叶缘和叶尖;5-6片叶时,心叶以下1-3片叶出现淡黄和淡绿色相间的条纹,叶脉仍绿,基部出现紫色条纹,并逐渐变成黄白色,叶肉变薄,呈透明状。严重时,白色叶片逐渐干枯,甚至全株死亡,这就是玉米“白花叶病”。发病后的玉米不仅生长发育迟缓、植株矮小,而且空秆多,果穗缺粒秃顶,严重影响产量。
玉米“白花叶病”的发生,主要是土壤缺锌所致。玉米对锌相当敏感,如果土壤中的有效锌含量低于临界植(1.5ppm ),就会发生缺锌症。缺锌土壤大多是石灰性土壤或盐碱土,另外,施用过磷酸钙过多的土壤,由于锌与磷酸化合成溶解度很低的磷酸锌,也容易造成缺锌现象。因此,在缺锌土壤上种植玉米,一定要采取施肥措施补充锌的不足。
怎样给玉米施用锌肥呢?
①基肥:旱地每亩用硫酸锌1-2千克,掺干土面撒于地表,再耕翻入土。
②追肥:苗期至拔节期每亩用硫酸锌1-2千克。
③叶面喷肥:用0.2%硫酸锌溶液在苗期至拔节期,每次每亩喷液50-75千克。喷施浓度不能高,超过0.3%时就有害。叶面喷施是发现植株表现缺锌症状时的应急方法。
④拌种:播种前每千克种子拌硫酸锌20克,先用少量清水将硫酸锌溶解后,喷在种子上。
⑤浸种:用0.02~0.05%硫酸锌溶液浸种6~8小时。溶液超过0.1%对发芽有影响。
(爱 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