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0年6月11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扭转市场对高浓度磷复肥属“两高”产品误区
开磷集团打造矿肥绿色产业链

韩玉江

    日前,在贵州开磷集团大水工业园120万吨/年磷铵项目二期工程磷酸一铵装置现场,喝彩声不间断地在耳边响起。历时13个月时间建设的磷酸一铵二期装置一次投料试车成功。

  当笔者走进已经建成投产的大水工业园磷酸二铵一期工程生产现场,这个于2007年11月开工建设,到2009年8月12日实现联动试车投料生产成功,取得了磷复肥行业的三个“之最”的好成绩(达标达产历时最短、生产量最大、开机率最高)的生产装置,正在源源不断地生产市场急需的磷酸二铵产品,只见成品生产线上,特有的“开磷黄”包装的“开磷”磷酸二铵成品,由工人们操作着电动车运上等待的火车车厢内。

  全国人大代表、开磷集团董事长屈庆麟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就提出:“高浓度磷复肥并非‘两高’产品”。的确,我国磷矿石中的重金属含量比较低。就以开磷集团的矿石为例,开磷磷矿石就检测不出来重金属镉,在产品中,重金属含量大多在5-6个ppm(百万分之一),这在世界都是很低的。现在有很多人都误认为高浓度磷复肥就属于高污染、高耗能的“两高”产品。其实不然,开磷集团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为目标,紧紧围绕“抓好两头,做强做大中间”的发展模式,即“一头”抓磷矿资源的保护和高效集约利用,“一头”抓三废的资源化、再利用,不断延伸产业链。

  在磷矿资源的保护和高效集约利用上,开磷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走进开磷集团用沙坝矿井下生产作业区域,映入眼帘的是灰褐色的高品位磷矿石。蜿蜒崎岖的运输巷道中,每间隔4至5米,就拉开了一道石门,连绵几千米。据井下工程技术人员介绍,该项技术使采矿回收率从70%进一步提高到92.6%,贫化率由6%降至4.52%。

  开磷集团拥有得天独厚的磷矿资源优势,是国内唯一不经选矿就可直接生产高浓度磷复肥的企业。由于矿区属独有的斜中厚矿体资源,企业先后采用了小中段崩落法、房柱法、无轨式锚杆护顶崩落法和锚杆护顶分段空场法开采工艺,但这些采矿方法由于存在采空区,都会造成地表下沉、山体崩落等地质灾害。

  如今,在实施磷石膏充填法采矿法开采的开磷集团井下巷道中,令人生畏的巨大采空区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由一个个固化后的磷石膏等固体废弃物与山体形成的“天然”整体石门,大大提高了井下采矿的安全性,避免地表塌陷、山体崩落,防止和减少地质灾害,改善矿山生态环境,使磷石膏大规模再利用与高效低贫损采矿两者完美结合,首次实现了我国磷矿山的无废害开采。

  化肥企业在发展磷的深加工过程中都会产生大量的“三废”,尤以产生大量的磷石膏为最。开磷集团在磷石膏综合利用上实现了别有天地的突破,开发出了在国际上首创、利用磷石膏-黄磷炉渣生产新型高强耐水磷石膏砖的“一步法生产工艺”,解决了磷石膏遇水软化这一国际公认的世界性技术难题,开发出可替代粘土砖用作建筑物外墙和承重墙的、市场需求极大的新型高强耐水磷石膏砖,取得了世界性的技术突破。

  利用这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开磷集团投资3.5亿元建成了10亿块/年新型磷石膏砖项目和相关配套项目,开发出包括新型磷石膏砖在内的系列新型建材产品。该项目的投产运行,每年可综合利用磷石膏、黄磷炉渣300万吨(干基),可节约磷石膏等废渣堆存用地约500亩/年。用年产10亿块新型磷石膏砖替代粘土砖后,每年可节约粘土制砖取土1652亩;节省磷石膏及黄磷炉渣库征地费、建坝费、防渗处理费3787.5万元/年,节省磷石膏堆场运行及管理费3626万元/年,节省黄磷炉渣排放运输费315万元/年,避免磷石膏和黄磷炉渣占地堆存可能造成的水体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减少粉尘及消除修建磷石膏库可能形成的安全、环保隐患。

  如今,随着矿山开采新工艺、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开磷集团已建成了全国最大井下化学矿山,磷矿石生产能力达到450万吨以上;到今年底,大水工业园120万吨/年磷酸二铵项目二期60万吨工程将建成投产,企业高浓度磷肥生产能力再增100万吨,具有年产高浓度磷肥350万吨的生产能力,达到国内磷复肥行业位居贵州第一、全国第二的领先地位。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