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淡储的积极意义是显而易见的,但是目前的实际储量远大于储备量,淡储利息贴息远低于实际利息,贴息范围和标准有待提高,这些都需要淡储考核办法进一步完善。”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农资局副局长、中国农资流通协会副会长龙文
“在市场很难的情况下,我们经受着煎熬,但没有一个地方发生肥荒,这应该归功于化肥商业淡季储备制度的建立。政府应该多听取行业的建议,不断完善推进商业淡季储备制度。”
——中国农资集团监事会主席李宪宾
“农资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冲击,我们要探索开展工商企业之间实质性的合作;同时一定要立足企业自身的区位优势、网络优势,破解难题,为实现恢复性增长提供新的思路和办法。”
——上海市农业生产资料公司总经理戴立根
“产能过剩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严峻问题,当前的竞争实质上是化肥企业与煤炭能源企业的竞争,最后受损害的还是国家的利益。”
——安徽辉隆农资集团董事长李永东
“在低碳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化肥产业必须放眼长远,节能降耗,控制产能,这不仅是社会环保的需要,更是行业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长远要求。”
——四川省农资集团董事长李震
“当前行业形势复杂。一是因为产能过剩,必定带来农资行业的经营模式和经营业态的变化。二是行情变化,不是短期行为。是整个行业洗牌的过程,要有一个长期考虑的准备,战略性的思考和定位。”
——江苏苏农农资集团董事长李学军
“虽然现实困难,但发展还是要发展。仅仅卖化肥很难支撑。我们的理念是扛起为农服务这个大旗,作为支撑,不断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 新疆农资集团董事长孙景太
“在目前的市场风险下,流通企业承担着亏损,国家政府应该给予一些补救的措施。包括一些直接和间接的费用。否则,企业将越来越背不起这样的负担。”
——山东省农资公司董事长袁敦华
“农资行业现在面临产能过剩的客观现实和市场低迷的心理压力。很多企业存在恐慌心理,要改变当前现状,首先要加快结构调整,其次农资人要调整心态。”
——辽宁化肥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肖涵
“现在农资经营已经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差价越来越小,风险越来越大,市场波动越来越难掌握,单一靠农姿流通的路子将难以持续。”
——湖北省农资公司董事长熊治海
“我们面临的经营困难是长期的,我们需要做好思想准备,在这个下行的周期中,降低市场预期,以防范风险为主。建议行业内加强联合,生产企业与流通商通过联储的方式优势互补,在艰难的市场环境中,共同维护市场的稳定。”
——中农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钾肥部经理王蓓
“从现实来看,农资连锁和测土配肥相结合在一起很难,需要体制上的改革。肥料登记制度成为测土配肥全面推进的障碍,国家必须改进肥料管理制度。”
——四川开元集团副总经理范力
“作为大企业一定要承担起引领行业的使命,在市场艰难时期,我们不会放弃我们的社会责任,同时行业之间的沟通合作尤为重要,只有这样,才能推进行业稳健发展。”
——云天化集团副总经济师李春福
“工商联盟对于行业是好事,对于保证农业供应更是好事。加强企业间的沟通与交流,非常有必要,我们要在不断探索中走出新路子。”
——瓮福集团营销公司副总经理王芳
“在艰难时期,工厂和商家是命运的共同体。金融危机对于行业的重创很难恢复,这需要大家联合起来,互相扶持,共渡难关。”
——贵州开磷集团营销公司副总经理陈忠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