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2日,2010年中国农资流通协会会长会议在上海召开,来自全国农资流通领域和大型农资生产企业的会长单位领导共50余人参加了会议。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理事会副主任、中国农资流通协会会长顾国新到会并发表讲话。国家发改委和农业部有关部门的领导到会做了情况通告,并听取了与会者的意见和建议。
会议围绕当前农资市场形势的分析判断、国家化肥淡储制度的加强和改进、测土配方施肥的推进和工商联盟的探索等议题,进行了广泛充分的探讨。
谨慎应对“后危机时代”,加强工商合作共渡难关
本次会长会议的核心议题就是围绕当前农资市场进行分析与预测,并形成加强工商联盟的应对策略。中农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钾肥部经理王蓓在会上对当前农资市场做了系统的分析、预测。通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面对当前的困难局面和远未结束的“后危机时代”,农资人当踏实谨慎,加强合作,共渡难关。
今年1-5月份,国内化肥市场持续下滑,行业竞争日益加剧,在量价齐跌的市场环境下,化肥企业面临着空前的经营压力。王蓓认为,化肥行业的持续低迷是长期产能过剩和金融危机作用下的必然结果。尿素方面,灾害气候、下行的经济周期、产能过剩心理预期脆弱和政策影响等五个方面因素是市场低迷的主要原因。后市出口困难,库存积压巨大,潜亏严重,价格战仍可能再次上演;影响尿素市场的因素同样影响着磷肥市场,未来磷肥价格走向受国际市场及主要原材料价格的影响,初步预测近期会相对稳定。8月以后下跌风险仍然存在,同时需要密切关注主要原材料硫磺的走势。王蓓特别提醒,同样产能过剩,但磷肥的产业集中度较高,价格控制力较强,因此磷肥流通商面临储备和经营的风险大于工业用户;钾肥方面,她认为国内供需关系、国产钾肥价格和发运,以及国际市场的走势是影响钾肥的主要因素。国际钾肥市场的稳定对国内钾肥的稳定会起到支撑作用,秋季复合肥生产高峰到来时可能有新一轮采购高潮。因此,钾肥淡季继续震荡整理,旺季存在稳步回升、震荡上行的机会。未来,国产钾肥产能增加,将主导国内市场价格。进口钾肥的经营风险增加,将进入薄利时期。
讨论中,大家认识到,2010年以来全球经济并未摆脱金融危机的阴影,"后危机时代"远未结束;同时,国内经济不确定因素增多,去产能化、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等经济命题远未完成;加上历史罕见的恶劣天气和自然灾害,国内化肥市场长期产能过剩与需求不振的潜在矛盾集中爆发。 面对艰难的市场环境,大家认识到,今天行业所面临的经营困境不是短期的,需要做好思想准备:在这个下行周期中,要降低市场预期,以防范风险为主;在经营中更需要耐心、踏实和谨慎;面对市场随用随买的特点,可以把网络向乡村合作社推进,加强仓储物流;建议行业内加强联合,生产企业与流通商通过联储的方式优势互补,维护市场稳定,共渡难关。
完善淡储制度,发挥更大作用
在听取了国家发改委经贸司付炳其处长关于化肥相关政策的情况通报后,围绕国家化肥商业淡季储备制度,会议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在充分肯定淡储制度作用的同时,大家围绕淡储检查、风险防范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的建议。
中国农业生产资料集团公司监事会主席李宪宾在讨论中充分肯定了淡储制度的作用。他说,今年在市场很难的情况下,没有一个地方发生肥荒,归根结蒂在于有国家淡储制度。淡储制度建立以来,市场非常平稳,政府放心省心,这个制度确实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围绕今年淡储中遇到的问题,安徽辉隆农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永东说:淡储是个好政策,但实际操作中考核显得太复杂。他建议:考核要按照储备量的系数来进行,平均库存量最多是储备量的一半。瓮福(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营销公司副总经理王芳认为,淡储审核要约定一个明确的流程期限。
大家一致认为淡储制度总体上很好,起到了保证供应、减少农民投入、调节供求的重要作用,要继续稳定和优化。结合近来的市场变化,大家提出几条建议:一、今年农时拖后了一个月,是不是可以适当放宽储备期。二、可否灵活确定储备品种。三、建议继续把淡储向大型农资流通企业集中。四、在市场出现异常,或自然灾害时,适当提高贴息额。
龙头企业热盼参与测土配方
会议将测土配方施肥作为一项重要议题,支持大型农资流通企业积极开展测土配肥。会议认为,大型农资流通企业产供销一条龙发展,有一个完整的技物结合的农化队伍,已经具备了开展测土配肥的实力;大型农资流通企业的参与,对农民、政府、农业都有利。与会的大型农资流通和生产企业普遍表达了期盼参与的积极性。
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许发辉处长在会上介绍了国家开展测土配方施肥的情况,对供销合作社农资企业如何参与测土配方施肥工作提出建议。农资流通企业普遍反映:测土配肥是好政策,但在执行中往往走样,基本被小企业抢走了。呼吁要让省级大型企业参与测土配肥,在政策上要给农资企业松绑;生产企业表示,他们心有余而力不足,测土配肥做到一定程度后,不知道如何做下去。是农业部有必要的配套措施,还是农企联手去做?希望国家给予进一步的引导和辅助。
两天的会议结束了,与会的会长们带着对市场更清晰、透彻的认识,带着共同携手、共克时艰的信心,带着国家政策的支持,带着相互启发、相互砥砺的勇气和智慧回到各自的岗位。他们相约,明年再见,以共同的奋起和成长,为明年相聚准备新的话题。
责任不忘 大旗不倒 功夫不废——寄语农资流通领域骨干企业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理事会副主任 中国农资流通协会会长 顾国新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今年的化肥经营形势非常不乐观,化肥淡季商业储备经营的压力也非常大。使农资企业真实感受到了很大压力,最直观的体现就是销售大幅萎缩,价格大幅下降。受此影响,有些地方商业淡储也出现亏损。这些都需要我们从实际出发,一方面实事求是地分析、沟通,积极向国家有关部门反映、汇报、呼吁;另一方面,农资系统的骨干企业必须要有担当,要勇于承担一定的责任。
关于工商合作,2008年在云天化开会长会议时,大家就强烈呼吁生产和流通应该形成一个紧密的联合,但在工商企业间真正建立起密切的合作并不容易。现在,我们很有必要探讨建立工商合作的问题,以互利双赢为目标,从更大规模、现代化市场经营的角度出发,通过建立经营实体,形成真正有市场、有仓储物流、有农技服务功能的一系列的工商联合体。同时,还要积极探讨将农资市场与大型仓储物流等结合起来共同发展的新路。
总体而言,我们既要积极争取政策,又要坚持走市场化的道路,靠服务、靠实干、靠工商联合、靠相对独特的经营、靠核心的竞争力来赢得市场。要想把传统农资业务做好,为三农服务大旗不倒、功夫不废,就要从观念上、经营方式上、联合方式上与时俱进,广泛交流,不断创新。
骨干企业要带领全行业闯出一条发展新路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常务理事、农资局局长 中国农资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 杨建平
今年的中国农资流通协会会长会议是在金融危机余波未平、农资市场供求失衡和南北方气候反常等不利因素影响下召开的。会前协会对会议议题进行了充分的调研,会议内容丰富、议题集中,大家发言透彻,探讨充分,很有成效。
国家淡储制度确实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是个好制度。虽然企业承受了一些损失,但我们承担了社会责任,为政府分忧、为三农服务。对于大家反映的问题和建议,协会将整理形成文字反映到有关部门,争取解决一些困难。但是我们要清楚,不可能完全由国家来解决,我们确实要做好承担亏损、化解矛盾的准备。
通过对市场形势的分析判断,大家一致认识到今年的农资市场形势非常严峻,我们要做好长期在困境中求生存的思想准备。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我们要学会在逆境中生存发展。我们都是农资行业的骨干企业,应该拿出信心和办法,化解当前的困境,带领全行业闯出一条发展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