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提高国产陆上天然气出厂基准价格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指出:2010年6月1日,适当提高国产陆上天然气出厂基准价格,取消价格“双轨制”。各油气田(含西气东输、忠武线、陕京线、川气东送)出厂(或首站)基准价格每千立方米均提高230元。同时将大港、辽河和中原三个油气田一、二档出厂基准价格加权并轨,取消价格“双轨制”。 此次天然气涨价,不仅涉及大工业用气,还涉及居民和化肥用气。
通知指出,近年来,随着国际、国内能源市场供求形势变化,国内天然气价格偏低的矛盾日益突出。目前,国内天然气价格明显偏低,与其他可替代能源比价不合理。各地纷纷进行油改气,争上以天然气为原料和燃料的高耗能项目,导致资源供应紧张。为促进资源节约,理顺天然气与其他可替代能源的比价关系,引导天然气资源合理配置,改善市场供应,国家决定适当提高国产陆上天然气出厂基准价格,完善天然气相关价格政策和配套措施。
本次国家在适当调整国产陆上天然气出厂基准价格的同时,进一步完善了天然气价格管理政策。首先,取消价格“双轨制”。价格“双轨制”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国家对天然气实行计划内、外两种价格,允许计划外气量高价销售。彻底取消价格“双轨制”,这样做可以进一步简化价格管理,公平用户负担。其次,进一步扩大价格浮动幅度。这次将并轨后的出厂基准价格允许的浮动幅度统一确定为上浮10%、下浮不限,即允许供需双方在不超过出厂基准价格上浮10%的前提下,协商确定具体价格,进一步扩大价格浮动幅度,不仅可以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而且在能源市场供应比较宽松的情况下,天然气供应企业可以更多地让利于消费者。
业内人士分析,此次发改委上调天然气价格,既是天然气价格调整的开始,也是天然气定价机制形成的开端。意在改变目前国内天然气的相对价格过低,与石油等能源比价关系不合理的现状。天然气作为氮肥生产的主要原料之一,对于此番天然气涨价,中国石化协会信息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化肥、甲醇等化工行业将带来严重的价格压力,特别是以生产氮肥为主的化肥行业,将受到严重冲击,并传导至产业链下游。
不过,也有人士预计,由于化肥事关农产品,在目前农产品价格高企的背景下,政府或将给予化肥工业以补贴,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以防止作为化肥下游的农业受到天然气价格上涨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