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0年5月21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八面来风


     未来一周是农业部今年小麦病虫防治重点时期

  小麦病虫进入高发期

  本报讯 在分赴河南、安徽等10个主产省进行小麦病虫防控督导之后,农业部专家认为,前期我国小麦病虫发生程度较轻,但是要警惕未来一周内将进入高发期,农业部今年小麦病虫防治任务的60%也将在未来一周内集中完成。

  据专家组介绍,因为气候原因,今年大部分麦区小麦生育期推迟,而病虫的发生和防治也随之推迟。当前随着气温不断攀升,小麦条锈病、赤霉病等重大病虫呈加快发生态势。河南省自4月中旬以来,小麦病虫害发生面积以每周1100万亩次的速度增加,目前小麦(穗)蚜田间虫量正在急剧上升,吸浆虫在南阳、驻马店等豫南地区已进入成虫盛发期。

  专家组提醒,未来一周小麦病虫即将进入高发期,尤其要注意防控小麦赤霉病等中后期病虫。据对江苏、安徽两省的调查,当前的气候条件、菌源数量、种植品种等因素都有利于小麦赤霉病的发生。预计今年江苏小麦赤霉病将中等至偏重发生,河南南部部分地区有可能暴发流行,湖北小麦主产区将达到大发生程度,全省发生面积将在700万亩以上。

  农业部非常重视小麦后期病虫害防控,积极部署落实防控任务。截至5月5日,全国小麦病虫累计防治面积3.2万亩次。其中小麦条锈病防治1290万亩,蚜虫5027.7万亩,吸浆虫1889.1万亩,麦蜘蛛6402.7万亩,白粉病2452.3万亩,纹枯病12324.7万亩,赤霉病预防2909万亩;马铃薯晚疫病防治41万亩。目前全国各地也进入病虫防控紧急状态。据悉,江淮麦区各地积极部署和落实小麦赤霉病防治工作;江苏省赤霉病防治面积占扬花面积的90%左右;黄淮及华北麦区加强条锈病和对吸浆虫的监测与防治;西北麦区以条锈病防控为主,积极推进小麦中后期病虫害防治工作。


  河北筹措1.08亿元资金购买农药补助农户

  本报讯 5月16日,河北省召开加强麦田管理工作紧急电视电话会议,决定为抓好小麦后期管理,河北省紧急筹措1.08亿元资金,按每亩3元的标准购买农药,补助农户。

  目前,河北各地小麦陆续开始灌浆,进入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会议动员全省上下紧急行动起来,“决战一个月,夺取大丰收”,实现单产、总产与去年夏粮产量持平。

  面对30年一遇的低温灾害天气给小麦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与往年相比,在今年小麦管理工作上,河北政策支持力度之大前所未有,随着气温的不断攀升,小麦生产形势明显好转。该省今年小麦播种面积3623.8万亩,比上年增加37.3万亩。未来两周是小麦病虫害的高发期,也是"虫口夺粮"的关键期,因此,该省决定,由省、市、县三级共同筹措资金1.08亿元,来购买农药补助农户。


    “农药残留胶体金检测方法”

     成功签约浙江嘉兴7家蔬菜瓜果生产企业

  本报讯 5月13日,北京技术交易促进中心与浙江嘉兴市科技局,联合举办了“863”重大科技成果——“农药残留胶体金检测方法”嘉兴推介洽谈会。

  “农药残留胶体金检测方法”是“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的重大科技成果,具有测试精确、推广便利等优势,同时作为国内首家提出“源头治理”的有效农残检测手段,该技术方法作为蔬菜瓜果采摘上市前控制农药不超标的主要手段,填补农户自检手段的空白。

  继成功签约浙江嘉兴绿环奥运蔬菜生产基地以来,在北京技术交易促进中心和嘉兴市科技局的联合转移推广下,“农药残留胶体金检测方法”与嘉兴秀洲生态科技园、绿江葡萄合作社、聚宝湾农业、信乐果业、凤桥巴林水果实验场等6家单位,分别就百菌清、吡虫啉、甲霜灵、苯菌灵等多个品种,达成订货意向协议;并与嘉兴市十八里葡萄研究所、嘉兴市食品办,就菊酯类等多个新品种的联合开发、技术转移等合作达成意向协议。

  本次推介对接活动,为浙江嘉兴地区的高端蔬菜瓜果品牌,提供了有效的农残自检手段,为区域市场的老百姓瓜果消费的食品安全提供了科技支撑手段。“农药残留胶体金检测方法”在浙江嘉兴的推广模式,是集成首都科技资源,在地方政府的资金、政策支持下,以需求为导向的技术转移推广服务模式的成功尝试,实现了创新资源优势互补、双赢和互惠。

  (从阳)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