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如画,小时候常听人吟诵这首词,总渴望去看看富饶丰华、如诗如画的江南水乡,体会“江南好”的韵味。
四月,我们一行去江浙学习,顺道来到“中国第一水乡”周庄。夜幕下的周庄,小桥流水,彩灯高挂,衬得夜色如梦如幻。周庄坐落在苏沪之间稠密的水网中,像一片荷叶,四面环水依靠着淀山湖,以她旖旎的水乡秀美、九百年的人文历史、古韵犹存的建筑格局、淳朴的民俗风情,冠绝江南。
夜色下的周庄,犹如披着薄纱的江南女子,哼着吴侬软语向我们走来,带来江南温润的气息。在四月轻柔的春风中,我们徜徉在清幽的小河旁,河两岸的杨柳吐出了嫩黄的苞芽,长长的柳条大胆地伸向河水,在夜风的吹拂下,如少女的长发倒映河中,飘逸自如,尽显了江南水乡千丝万缕的温柔;古朴的小街,明清时代的建筑,特别是青石板铺成的路面,在一串灯笼的映照下,体现了江南水乡古朴、宁静的风味。小镇的水乡人也别有情致,把茶桌摆上河岸,把红黄灯笼挂上柳梢,把大写的茶幡迎风张拉,紫砂壶、蓝花碗、龙井茶、小铜炉、小板凳一应俱全。三五成群的客商或游人,走累了,坐下来歇歇,要上一小壶清明茶,在宁静的小河边,在春日的夜风中,端上一杯清茶,尽兴地品尝。也有客人直接用茶壶饮,一仰脖子,茶水流出壶嘴,发出“吱吱吱”的响声,引来路人张望,好一派悠闲的情致。偶尔有小木船穿过夜幕而来,船夫的吆喝声,船橹的咿呀声,商铺的叫卖声,波光流翠,情景交融,呈现出江南水乡别样的风韵。
周庄水网稠密,桥桥相连,各式各样的小石桥、拱背桥,勾画出水乡之美。全功桥、富安桥、报恩桥、隆兴桥、双桥,桥桥连河,使河两边的人家连为一体。最著名的双桥就是知名画家陈逸飞所画的地方,当时陈逸飞以这幅画作名扬海内外,引得国外游人如织,惊慕中国江南还有保存得如此古朴、纯美的水乡小桥。
周庄还有一处景点——沈厅,是江南巨富沈万三之家。沈厅的面积与北方的大户大院相比不算大,但别具江南风韵的雕梁画栋,却值得品味与参观。沈厅有一处铜壁画最值得人们沉思,六七百年前发生在沈万三身上的往事,都在铜画上展现:明朝初年,洪武皇帝朱元璋修建南京城,江南巨富沈万三捐出一半家资,支援明朝修建城墙,可谓有功之人。但沈万三自恃修城有功,借着酒意请为洪武皇帝犒赏三军,洪武帝大怒,便把沈万三发配边疆。封建皇帝朱元璋嫉财多疑,不但沈万三如此,曾经随他打天下的开国功臣李善长、徐达都没有得到善终。
古今多少事,都付谈笑中,沈厅的铜壁画在夜幕下诉说,引得游客照相留念,它似乎在向人们昭示着什么……往事如烟而逝,江南巨贾沈万三永远没有想到,他建于周庄的老宅,他因财惹祸的故事,吸引着一批批游客,在启示着后来人。
夜周庄,灯火阑珊,如诗如画;夜周庄,河水幽幽,小船咿呀;夜周庄,犹如怀抱琵琶的江南女子,轻轻地诉说着这里跨越千年的往事……
(作者单位为湖北祥云集团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