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0年5月14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八面来风


     2010年一季度农药出口量价齐增

  本报讯 受全球经济逐步回暖的影响,今年第一季度国际农药需求上升。据海关最新统计数据表明,一季度国内农药共出口16.6万吨,价值达4.9亿美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25.3%和25.8%。

  杀虫剂的出口量达到4万吨,价值为1.3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了54.9%和28.7%。从出口货源地看,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是国内杀虫剂主要出口地区。今年第一季度,江苏省、浙江省和广东省分别出口杀虫剂1.5万吨、4696吨和4554吨,合计占全国杀虫剂出口总量的60.1%。一季度国内杀虫剂出口的主要目的国为巴基斯坦、泰国、加纳和乌克兰。

  杀菌剂出口总量达到1.8万吨,价值为7327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了 64.4%和43.3%。零售包装杀菌剂出口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长幅度较大,共出口2412.5吨,同比增长了1.2倍;非零售包装杀菌剂共出口1.5万吨,同比增长57.7%。从统计结果看,中国杀菌剂出口量超过千吨的国家分别是乌克兰、越南和比利时。从出口杀菌剂主要货源地看,不论是零售还是非零售包装杀菌剂,江苏都唱了主角,一季度共出口杀菌剂9681吨,占全部杀菌剂出口的54.3%。同时,浙江省和上海市出口杀菌剂的数量也超过了千吨。

  除草剂、抗萌剂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出口量达到10.7万吨,价值为2.8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 12.8%和20.5%。其中,出口零售包装的除草剂1.8万吨,价值5843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7.1%和下降 21.7%;出口非零售包装的除草剂8.7万吨,价值2.2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3.2%和18.8%;出口零售包装抗萌剂及植物生长调节剂202吨,价值190.2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8倍和4倍;非零售包装抗萌剂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出口1624吨,价值479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74.2%和 51.9%。除草剂、抗萌剂及植物生长调节剂产品出口市场较为分散,其中尼日利亚和加纳是主要出口地,出口数量分别为1.1万吨和9578吨,合计占全国出口总量的19%。浙江、江苏和山东为国内除草剂、抗萌剂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出口主要地区,一季度上述三省的出口量分别为3.34 万吨、3.32万吨和1.8万吨,合计占全国该产品出口总量的79%。


  我国积极参与农药国际标准化活动

  FAO/WHO农药标准制定培训班在成都举行

  本报讯 近日,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在成都举办了FAO/WHO农药标准制定培训班,此次培训班是我国积极参与农药国际规则制定的一次里程碑式的活动,对于推动我国农药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提升我国在世界农药领域的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据悉,农药标准是农药生产和贸易的技术依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一直致力于协调全球范围内的农药产品质量标准的统一,拟定规范、合理的农药产品质量评价程序。目前,已经制定了300多项农药产品质量标准,这些标准被大多数国家接受,成为国际贸易的基本准则。

  农药检定所副所长魏启文表示,积极参与农药国际标准化活动,提升农药标准国际化水平,是我国政府坚定不移的政策取向。中国非常注重遵循FAO/WHO关于农药管理标准、农药管理准则、农药管理立法的相关理念与规定。目前,我国政府已制定产品质量标准200多项,企业也制定了相应企业标准作为生产的依据。与此同时,还成立了国家农药残留标准审评委员会,并正在组织修订《农药管理条例》。中国的农药企业有理由、有责任把自己的产品、技术和标准置身于世界农药格局之中。

  据介绍,此次培训班是农药检定所与FAO/WHO农药标准联席会议秘书处多次磋商后确立举办的,围绕FAO/WHO农药标准范围、农药原药标准制定、农药制剂标准制定、相同产品和相关杂质认定程序等进行教学研讨,来自农药企业和部分省级农药检定所等40多家单位的100多名代表参加了培训。


    “第二届全国农药行业环保技术交流会”即将召开

  本报讯(记者 汪洋)根据2007年全国污染源普查数据,每生产1吨农药的废水平均排放量约为50吨,化学需氧量排放量约为0.15吨,氨氮排放量约为0.18吨,如何减少农药行业的COD、氨氮及高浓度废水排放,将清洁生产工艺技术与污染物“末端”处理技术有机结合,实施农药生产和治理污染的双控制,实现国家“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是当前农药行业面临的主要任务。

  鉴于此,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将于2010年7月15-16日在山东省济南市召开“第二届全国农药行业环保技术交流会”。邀请各农药生产企业的环保安全负责人及技术人员、环保技术的科研单位和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环保设备生产企业相关人员。旨在讲解国家最新的环境经济政策,交流跨国公司先进的EHS理念,为企业提供成熟的适用环保技术及设备,提高农药生产企业在环保治理方面的总体水平,改善农药企业及行业在公众中的形象。据了解,本次会议所涵盖的内容详细充实,方式求真务实。将从《农药行业清洁生产技术推行方案》、《农药行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解读》、《农药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新要求》等15个热点话题展开激烈讨论。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