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0年5月14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直击西南大旱跟踪报道:
云南:旱情未有效缓解 大春收成较乐观

本报记者 于江灵

     旱情未有效缓解  大春销肥将结束

  最近南方频频暴雨,很多地方出现了汛情,云南地区虽4月中下旬也频有雨水光顾,但因为前期太干旱,土壤干裂、疏松,在红河州等地区甚至出现了泥石流等灾害。由于雨水分布不均匀,整体来看,干旱并未得到有效缓解。

  云南云天化国际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滇东北区域部梁任祥经理介绍说,由于前段时间的雨水,化肥市场动了一下,相比之前的农资市场惨淡情况有了些许缓解。但是最近这几天大春用肥将要结束,预计不会有太大的波动。因为干旱,今年大春作物种玉米的较多,而种烤烟等其他作物的较少。云南的地形分为山区、半山区、坝区,水量相对充沛的坝区可以种些蔬菜、烤烟等经济作物,而山区、半山区的情况就不太乐观。

  大春这一季云南用肥主要为过磷酸钙、尿素和低浓度复合肥。过磷酸钙出厂价为420—430元/吨,批发价为430—440元/吨,价格较之前稍有下降;尿素出厂价为1825元/吨,较之前每吨上涨50元左右,批发价基本倒挂;当地主要用氯基的25%含量的复合肥,出厂价为1000—1050元/吨,批发价为1020—1070元/吨。

  梁任祥认为,今年的天气原因致使当地化肥行情不好,厂家为了减少库存急于出货,而经销商拿货后也是急于出手,争取不压货。市场在动的时候基本慌张,不动的时候死气沉沉。由于大春是云南用肥的主要季节,对即将到来的小春化肥市场并不乐观。

  大力推广旱地耕作技术  大春收成预计乐观

  前段时间的降雨由于南北分布不均干旱没有有效的缓解。滇南雨水较多,滇中和滇东北雨水较少,旱情没有太多缓解。云南省农业技术推广站办公室主任黎威兴介绍说,往年在旱地上推广的800万亩地膜覆盖技术,增加到900万—1000万亩,占旱地面积的1/3。粮食间套种推广面积为4000万亩,包括旱地和水田。开展农作物高产创建600片,每片1万亩。在云南省委的组织领导下,各有关单位的领导都下到一线做技术推广工作。

  黎威兴说,目前来看,大春作物长势乐观。前期农民们把地都已经犁好,施好底肥,下雨之后覆盖地膜,为土地增温,同时减少水分的蒸发。再把育好的苗移栽到田里。现在云南处于雨季,温度适宜,是作物生长的最佳时机,加上合理用肥和科学的田间管理与病虫害的防治,今年大春的收成预计比较乐观。

  再者,作物间套种能充分利用地力、光能、抑制病虫草害的发生,减轻自然灾害,实现一季多收,高产高效。基本技巧是:株型要“一高一矮”、“一胖一瘦”比如玉米与马铃薯;叶型要“一尖一圆”比如玉米与大豆;根系要“一深一浅”;适应期要“一阴一阳”;生育期要“一早一晚”;密度要“一大一小”、“一宽一窄”。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