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0年4月16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做适合中国的新型肥料

沈阳中科新型肥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研究员 卢宗云

    今年的化肥市场与往年相比,肥料销量下降、价格竞争“白热化”,许多地方出现了保本甩货的现象。但是,有人发现,长效缓释肥等新型肥料面临的竞价销售压力较小,销售格外好。于是经销商们开始关注长效缓释肥等新型肥料,以实行差异化、增加卖点。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研制的稳定性长效缓释肥料就是这种肥料的代表。

  国际上将长效缓释肥称为稳定性肥料,其中,抑制剂型稳定性肥料是指通过向普通肥料中添加脲酶抑制剂或硝化抑制剂,或者是二者的复合,达到调节延长养分供应时间、使肥效的供应在作物生长初期不要太快、中后期还有养分供应的肥料,可以使肥料的养分释放与作物的吸收相吻合,进而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长效缓释肥之所以有卖点,其中最重要的是技术领先性。目前,我国稳定性长效缓释肥料的研究,已经领先于国际上同类产品。首先是抑制剂的协同作用,我们使用的复合型抑制剂,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单一抑制剂作用时间短、不稳定的问题,可以在90—180天调控释放养分。二是增加了磷活化剂,使磷在土壤中的有效时间得以延长,同时还能够活化土壤中累积的磷。

  但是,稳定性肥料与包膜缓释是两码事,它们在作用机理上不同。包膜肥料是通过包膜的形式阻止肥料与水的接触,把养分缓慢地溶解出来,对养分的形态没有影响。而稳定性长效缓释肥则不同,它是利用脲酶抑制剂和硝化抑制剂,抑制土壤中脲酶和硝化细菌的活性,使进入土壤中的尿素在变成铵态氮和硝态氮的过程变得缓慢,使铵态氮在土壤中存留的时间更长,对增加作物产量非常明显。特别是由于酶的催化作用,还可以将尿素缓慢释放成可被植物吸收、利用的养分。

  同时,沈阳生态研究所研制的稳定性长效缓释肥料,自身具有的最大优势在于成本低。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粮食的稳定决定国家的稳定,种粮的农民还不能取得像种经济作物那样好的效益,而国家和农民又都需要肥效高有效期长的好肥料。稳定性长效缓释肥正是这样的肥料。研制之初,沈阳生态所就将稳定性肥料定位在大田作物,而不是定位在园艺草坪花卉等高附加值作物上,更接近中国老百姓的实际消费水平。

  此外,稳定性肥料还是一种既省事又减少投入的好肥料。由于100天左右的有效期,可以使玉米大豆、水稻、小麦等农作物只需要施一次底肥,一生不用追肥,是一种省时、省心的肥料。而每亩地肥料投入仅仅增加20-30元,是每一个农民都承受得了,基本上没有增加农民投入上的负担。

  这几年,稳定性长效缓释肥在全国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应用,在东北,玉米免追肥料已经获得农民的普遍认可,水稻免追肥也在部分地区取得成功。在中原地区,小麦、棉花、油菜等稳定性长效缓释肥,正成为肥料中的“新宠”。此外,稳定性长效缓释肥在广西的香蕉、福建的茶叶、云南的水稻、玉米以及新疆的棉花等作物上的使用,也都受到了当地经销商和农民的欢迎。以企业为主导的推广力量不断衍生,“倍丰2006”、“施可丰”长效缓释肥、“嘉化”缓释肥、“农家乐一号”、“丰喜”缓释尿素以及“中科虹”长效肥、“惠尔”长效BB肥等,一批知名品牌的稳定性长效缓释肥,已经成为经销商和农民的首选!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