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0年4月9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钾肥消费不足 危害农业生产

中科院青海盐湖研究所博士、桂林理工大学副教授 吴永娇

    经过2008、2009两年的市场大幅波动,中国钾肥消费受到巨大影响。2009年钾肥实际消费量与农业需求之间出现了350~500万吨的巨大差距,加之我国农业本身缺钾的底子,土壤缺钾将使土壤贫化,减弱农作物对抗旱和对病害的能力;降低其它农业化肥的利用效率;进一步加剧土壤钾素营养的消耗,最终导致整个农业生产系统难以持续。可以说,目前这种状况已经危及到我国农业的长远发展。

  钾肥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物质保证

  首先,钾肥是作物生长发育中不可缺少、不可替代的必需的营养元素。钾能提高作物光合作用的强度, 促进碳水化合物的形成,对块根、块茎作物的淀粉和糖分的积累有良好作用;钾能壮秸秆,增强抗逆能力,减轻病害,防止倒伏。其次,钾肥施用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土壤中速效钾主要源于化学钾肥的补充、有机肥的施用、土壤矿物质的分解。在目前我国大部分土壤速效钾严重下降的现状和农作物生产水平不断提高的情景下,如果少施钾肥,靠土壤分解和增施有机肥,土壤亏钾将会日趋严重;同时,由于钾是植物生长的三大营养元素之一,其不可替代性、与其它营养元素之间的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特性,导致钾肥施用不足不但会加大土壤贫化,还会影响其它肥料的利用效率,让整个农业生产难以持续。

  钾肥潜在需求不断增长与消费量不足同时存在

  我国钾肥潜在需求不断增长。据专家估计2010年我国钾肥潜在需求达1250万吨。理论上,我国钾肥潜在需求应保持不断增长的趋势,这主要是源于我国长期以来存在以下几个不变的趋势:人口增长持续不变;耕地资源总量特别是人均耕地资源数量总体减少的趋势不变;农产品需求总量将持续增长和需求结构将保持不断调整的趋势。

  钾肥潜在需求与消费量差异大,导致土壤钾素亏缺成为我国土壤营养元素构成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目前,相对于我国农业土壤中的营养元素构成来说,我国普遍出现重氮、轻磷、缺钾非均衡施肥结构现象,造成钾肥增产空间很大,可达16%~50%;以及化肥投入结构失衡——钾肥投入相对于氮肥和磷肥比率偏低的现象,导致我国大范围缺钾日益严重。这主要是由以下几个原因:农户对钾肥作用认识不够;钾肥价格偏高,而氮、磷肥等价格相对钾肥偏低,且氮、磷肥在短期内增产效果较明显;我国耕地制度安排存在一定的缺陷,导致我国农户短期化行为较严重,短期化行为最终导致农户对于施用钾肥缺乏一定的积极性。

  近两年钾肥价格的剧烈起伏,进一步加大潜在需求与消费量之间的差距。如在2008年我国钾肥表观消费量为588.2万吨,呈现出明显的钾肥消费量下降的趋势。而此前一些专家预测2009年我国钾肥潜在需求量为1000万吨(K2O)左右,而实际钾肥消费量大约在600~650万吨,出现了350~500万吨的巨大差距。钾肥潜在需求与消费量的差距,进一步加大我国土壤缺钾面积和亏缺程度。

  提高钾肥消费量的对策和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钾肥用量及所占比例正在逐步增加,但与潜在的需求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多数农田土壤钾素供应主要直接由土壤钾素供应,导致我国耕地土壤钾素肥力下降,缺钾面积呈不断扩大的趋势。如果不增施钾肥以弥补农作物收割时带走的土壤钾营养,将进一步加剧耕地土壤钾素的耗竭,影响整个农业生产系统。因此,提高钾肥消费量,缩小消费量与潜在需求的差异,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意义。

  我国政府应加大力度补助农户购买钾肥,提高农户钾肥购买能力,缩小钾肥消费量与潜在需求差异。农业生产,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其正外部性导致农产品价格并不是农产品真正价值的体现。因而,我国政府应加大力度补助农户购买钾肥,促进农户生产积极性,提高农户的钾肥购买能力,进而缩小钾肥消费量与潜在需求差异。

  加强科学技术推广,提高农户对钾肥作用的认识,促进农户科学施用钾肥。农户对于钾肥作用的认识不够,是影响我国钾肥消费量的重要原因之一。因而,应完善农技服务系统,加强农业技术施肥推广,提高农户的科学技术水平和对钾肥作用的认识。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