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0年4月9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箭在弦上 东北市场启动一触即发(下)


     磷复肥篇——复合肥将成市场“强心剂”

  采访地点——吉林长春;黑龙江齐齐哈尔

  采访人物——吉林省隆源农业生产资料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国庆

  齐齐哈尔戚农农资连锁总经理戚长江

  尽管春耕启动姗姗来迟,尽管尿素行情低迷,东北市场并没有因此而陷入悲观,复合肥价格的坚挺无疑给迷茫中的市场打了一针“强心剂”。隆源农资集团副总经理徐国庆表示,该集团内的两条复合肥生产线正在开足马力,全线生产,以满足市场之需,当前价格和销量实现了两旺。

  复合肥市场为何能够逆势而上?据记者走访获悉,目前东北地区磷酸二铵的主流报价为2900元/吨,而复合肥的主流报价则在2300—2400元/吨之间,几百元的差价给了复合肥旺销空间,经销商在一定的利润空间下乐于推广,农民考虑成本因素也会选择复合肥,特别是高氮、高磷型复合肥在今年将大唱主角。一位农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考虑性价比,如果二铵的价格高,他就选择复合肥,什么时候复合肥的价格涨上来了,他就选择二铵,一切都看两者之间的价格走势。

  齐齐哈尔戚农农资连锁总经理戚长江分析,复合肥行情的利好走势将会带动市场预热,但是磷铵的销量就会被复合肥所替代,据估计,今年黑龙江省内的磷铵销量将会下降10万吨,也就是说,复合肥也将有10万吨销量的涨幅。


  赊销篇——市场“怪胎”卷土重来

  采访地点——黑龙江哈尔滨

  采访人物——某国内大型农资流通企业工作人员

  “最近几年东北地区农资赊销的情况基本得到了改善,但是在今年又有卷土重来之势,以往基层市场的赊销比例是2∶8,也就是说赊销的比例占2,现金交易的占8,但是今年的情况却恰恰相反。”这两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长期在东北跑市场,对于基层市场所暴露出的问题了如指掌。倍丰集团副总经理李海平听到这样的说法表示,这个比例和说法未免有些夸张,但是赊销的问题在今年确实存在,主要原因出自农民贷款难以落实和基层经销商不主动拿货上。

  首先,今年农民的卖粮难和贷款难成为赊销的主导因素,目前有的地区粮贩还未收粮,有的地区即使收粮但价格过低,种种因素导致农民的贷款难以下拨;其次是经销商对市场后市的信心不足,表现出小心谨慎和不敢轻易拿货,而县市级经销商急于市场启动,为了缓解库存压力和抢占市场份额,主动将化肥送到基层网点,哪怕是不要钱也要率先占领市场,致使在现实交易中只能采取赊销的手段。

  相比之下,吉林情况略好点,隆源农资集团副总经理徐国庆表示,黑龙江是大豆的主产区,吉林以玉米为主,去年玉米价格略有增长,农民的收入得到了保证,虽然依旧有赊销问题的存在,但不会像黑龙江市场那么严重。

      农化篇——抓紧时间,及时调整种植结构

  采访地点——黑龙江

  采访人物——黑龙江省艾司恩农化服务有限公司刘兴久教授

  由于今年遭遇倒春寒,春耕时间向后推迟了一个多月,耕种时间相对缩短,会对黑龙江省的粮食产量和农业种植结构造成影响。

  黑龙江省艾司恩农化服务有限公司刘兴久教授分析认为:“首先,整地时间变短。黑龙江省的耕地面积90%以上都是靠春整地,然后播种。但是今年春季时间短,导致春整地的时间也进一步缩短,但为了保证春苗的质量,还要保证整地的质量。影响最大的恐怕还在作物的结构,尽管黑龙江省春小麦八九百万亩的种植量不是很大,但是现在由于气温太低、土地未开化等因素影响,已经错过了最佳播种时间。即使播种了,很快又会迎来雨季,最后小麦也是增产不增收的。在今年此种气候条件的影响下,小麦的种植量会进一步减少。小麦不种了,我们还要改种其他作物,首先我们会选择玉米,每年的四月中下旬是种植玉米的最佳时机,但今年由于土地未开化,我们提倡种植晚种早熟的玉米,早种晚熟的品种大家还是少播种的为好。再有黑龙江的水田现在已经接近3500万亩,已经达到省水资源所允许的顶点。再有,旱改水是需要很长时间的,这么短的时间我们很难做到。小麦我们播种不了,我们改种玉米,玉米水稻再播种不了,我们只能种植大豆。”

  他说:“黑龙江省是大豆的故乡,无论是从品种、产量还是从出口量都是在国内排第一位的。现在的进口大豆是转基因大豆,黑龙江的是非转基因大豆,转基因大豆的价格相对很低,大量的种植大豆后价格必然会走低,非转基因的大豆和进口的转基因相比我们就没有什么优势了,我们大豆故乡的美名就会变质,这样会伤农,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气候变化是无常的,黑龙江省最早下霜是在9月12日,所以在种植作物时一定要考虑这个因素,考虑在此之前作物是否能够成熟。当然也有特殊情况,有的时候十月份才会下,这是特殊时候!今年的气候就决定黑龙江省的三大种植结构会发生变化。黑龙江的水稻种植面积在3500万亩左右,玉米6000万亩,大豆4000多万亩,剩下还有一些小麦、甜菜、土豆、亚麻、杂粮等等。

  今年影响最大的就是小麦,其次是玉米,水稻的影响稍小一些。虽然现在水稻是在育苗期,关键丰产的基础需要培育壮秧,只有壮秧我们才能谈到丰产。今年的这种低温寡照的气候,对秧苗生长是不利的,秧苗很容易生青枯病、立枯病等病害。所以今年农业生产的影响还是不小的。

  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怎样去引导农民,抓住时间,从思想上认识到今年气候的严重性。怎样抢时间早整地等准备工作,在种植结构上也要选对品种。作物受影响,用肥也会受影响,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我们不论种什么作物都要用到肥料,因为肥料是保证粮食丰收的最重要的因素,增产三分之一的粮食是靠肥料的。我们十三亿人民的生存是靠化肥的。我们今年施用肥料只是在品种上会有变化,但总的量不会变化太多。并且现在国家又有这么好的三农政策,也很好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