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9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东北地区春耕时节农资市场调查
箭在弦上 东北市场启动一触即发


    黑土地上依然白雪皑皑,空中偶尔飘零的雪花预示着这个冬季还没彻底结束,本该是春暖花开的季节,却不见“耕牛遍地走”的生机盎然。近期受冷空气和雨雪气候的频频影响,东北地区的春耕农资市场比往年启动都要晚一些,包括气候在内的种种不利因素令农资经销商在本该繁忙的季节却异常清闲,人们在一片寂静中等待东北市场启动的“枪响”,期待着这个充满潜力的巨大市场启动之后将为全国市场带来转机。在这个特殊的春季,本报记者专程前往东北三省进行市场调查,通过我们的视角观察这片黑土地上一触即发的市场格局。

  基层篇——“市场启动  要等老天爷说话”

  采访地点——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农业生产资料公司天龙分公司

  采访人物——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梅里斯区达胡店乡北兴村杨国文等

  “这个市场不该这么冷清,去年这个时候院子里车水马龙,来买肥的农民开着拖车把这里挤得水泄不通,我们忙得连饭都吃不上。现在你再看看,一个人都没有。”齐齐哈尔市农业生产资料公司天龙分公司总经理张玉龙的话音显得很平静,用他的话说,急是没有用的,市场启动,要等老天爷说话。

  今年受冷空气和频繁降雪的影响,东北地区的春耕市场启动较晚,与往年相比延后将近1个半月之久,不利的气候条件对当地农资市场影响巨大,农民不来买肥,经销商库存压力巨大,频频的降雪令他们感到迷茫。

  晌午过后,小店的平静被打破,几位身着厚衣的农民走了进来,张玉龙连忙起身招呼。他们是齐齐哈尔市梅里斯区达胡店乡北兴村的村民,为首的叫杨国文,他们打算集体购置几吨化肥。在院子里打听了一圈价格后,手里揣着一叠名片,来到张玉龙的店中。

  “我要来点二铵和复合肥,你给出个价吧”,杨国文进门后别的话没有多说,显然他对价格已经心中有数。他告诉记者,自家的耕地马上就要种苞米了,去年收成不算太好,一亩地只打了800多斤粮食,卖给粮贩子后收入和产出基本平衡,还好目前“五户联保贷款”没有赊欠,买化肥的贷款能顺利到位,可眼下气温低没法整地,只好现在先把化肥买下以备耕种。他说,只要雪停了,地上的雪一化,就可以整地用底肥了。

  在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后,杨国文最终以每袋138元的价格买了35袋53%的高磷复合肥,其他农民合伙以每袋150元钱的价格共买了1吨磷酸二铵,村民们面对这个价格彷佛还不太满意,但口舌已经费尽,手里还揣了一叠从其他店里拿来的名片,显然这已经是整个市场的最低价了,无奈之下只好掏钱,装车。

  望着他们的背景,张玉龙感叹,今年的化肥市场不如从前,雨雪天气导致的春耕迟迟不能到来,不单影响了销量,还影响了价格,当地的各个农资公司面对少数买肥的农民大打价格战,企图尽快消化库存,使其资金周转、免得承担风险,这样一来,化肥基本不赚钱。

  在黑龙江,大多数像张玉龙这样的基层经销商已经形成了坐山观望的格局,他们一方面要承担上级经销商拼命送货的压力,一方面还要面对少数来买肥的农民。


  市场篇——迟来的“破冰大战”

  采访地点——黑龙江省倍丰农资集团办公楼

  采访人物——黑龙江省倍丰农资集团副总经理李海平

  作为黑龙江省乃至整个东北三省的农资行业龙头企业,倍丰集团把握着省内市场的每一寸脉搏,同时所有的企业也都在注视着倍丰的一举一动。

  3月28日的上午,黑龙江省倍丰农资集团副总经理李海平办公桌上的电话就一个接一个,接电话的同时,他还时不时看看电脑上显示的数据。

  “今年市场迟迟不启动有天气的因素,但这只是一方面。”李海平解释道,拿黑龙江来说,粮食的收购并未完全结束,局部地区即使是收了价格也很低,此外,由于农村贷款实行五户联保的政策,倘若有一家粮食没卖出去或者贷款交不上,今年的贷款就下不来,如此一来,农民手中没钱也影响了农资的销售。

  “最关键的是农民和经销商对市场的信心不足。”他肯定地说。首先,由于去年农资市场的波动,前期买肥、后期降价伤害了农民购肥的积极性,现在的信息非常快捷,农民知道市场没启动,经销商手里还有大量的库存,再加上近期化肥价格下滑,“买涨不买跌”的心态让他们坐在家里,静观其变,“反正地里的雪还没化开,农民也不着急。”

  从经销商层面看,很多都已年前备货,除个别地区外,所有的乡镇级经销商都已将仓库储满,有的是主动储存,有的是县市级经销商为抢占市场,提前送货到位,但是总体来讲都对后市没抱太大期望,价格的下滑,特别是尿素的降价更让他们对市场心存疑虑。现在市场的形势是,农民不着急用肥,经销商对后市迷茫、小心谨慎,生产厂家为缓解库存压力急于降价,省市级的经销商等于背腹受敌。“单看基层市场的价格是乱套的,由于尿素配合磷复肥搭售,什么样的价格都有”。作为一名农资战场上的老将,李海平面对现状并无悲观,他认为,只有这个时候才是考验一个公司整体实力和抗风险能力的最佳时刻,同时为了保护黑龙江的农资市场,还要以一种老大哥的姿态平抑市场上出现的种种不良现象,坚持正确的市场走向。

  到底市场何时能启动?在此次采访中,大多数人都期待在清明节后市场会有动向。也有人认为东北市场很有可能不会出现旺季,就目前市场情况看,淡旺季将不会明显,春耕市场将在不温不火的态势中度过。但是无论对后市期待如何,各大农资公司都已将业务员分配到基层网点,等待着市场上的风吹草动。


  尿素篇——尿素,望尘莫及

  采访地点——黑龙江省绥化市生资大市场

  采访人物——黑龙江省天硕有限公司绥化分公司总经理 金惠杰

  绥化市生资大市场内一片冷清,金惠杰面对着周围闲着的工人显得有些无奈。谈及尿素市场,金惠杰斩钉截铁地说:“别指望尿素赚钱了,现在市场还没启动,我们就等于在抛货,现在的价格我不敢保证能不能挺住,卖了十几年的化肥,这样的情况我第一次见到。”

  自今年春节过后,北方大部分地区持续降雪导致春耕无法正常进行,而南方地区严重干旱大大减少了尿素的市场需求量,大型流通企业的商业淡储库存连同厂家的产量无法得到释放,价格一路下跌,市场一片茫然。目前在黑龙江省内有包括大庆尿素在内的共7家氮肥生产企业,累计产能达到160万吨,产量约有120余万吨,而黑龙江省内的实际市场需求量约135万吨,省外的尿素货源在年前已经开始源源不断地流向黑龙江市场。

  金惠杰分析当前的市场,她认为尿素价格的下跌依旧是产能过剩,市场供需矛盾的结果。目前绥化地区尿素到货量已经有富余,除了少量工业用肥外,仅靠农业用肥无法支撑起市场价格。年前的进货等于在赔钱往外甩,但现在最严峻的问题是,哪怕是降价,基层网点会不会接货?

  在对基层市场的采访了解中记者发现,多数人对市场的悲观情绪都归结于尿素,近期山东、山西等地的尿素厂家所报出的低价位直接影响了东北市场,减弱了市场信心,前期拿货的商家面临着亏损的,倘若现在想拿货就必须要采取短、平、快的“一锤子”买卖方式,看准价格,赶快出手。目前最为头疼的县市级农资公司,因为基层网点可以通过“尿素搭售磷复肥”的零售方式找回差价,而他们只能看着价格下滑,束手无策。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