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10年,国际肥价一直翘首上扬,3月份由于二铵、尿素、硫磺价格过高,市场逐渐平静下来。但受原材料价格支撑,生产商没有立刻调整价位。反而,由于4月一些化肥进口大国需求回升,国际贸易商增加了坚持高价的信心。
磷肥需求回升带来新希望
3月国际磷肥市场的交易价格范围较大,美国国内售价、北非离岸价和拉丁美洲交货价有很大差距。继美国频繁出口后,目前北非和俄罗斯销售市场更为活跃。调查显示摩洛哥已将二铵离岸价提高到505美元/吨,与坦帕价格一致。突尼斯二铵离岸价为480美元/吨,巴西二铵到站价也达到530美元/吨。一铵方面,俄罗斯向拉丁美洲的报价为波罗的海离岸价480美元/吨,巴西一铵到站价回落到500美元/吨。
相对于生产商来说,目前磷肥市场的情况对贸易商来说压力较大,他们存货量较大,更多地寄希望于4月美国、拉丁美洲和印度的新一轮磷肥购买期。美国由于玉米价格上涨,3月初国内磷肥市场比较活跃,价格上涨幅度大,因此国内售价与出口价的差距减少。农民下一轮的购肥期在4月启动,因此需求还会增加。虽然美国磷肥出口报价较高,市场交易量不大,但由于美国国内销售情况较好,因此生产商短期内不打算降低出口价格。
硫磺价涨 中国“不买账”
硫磺价格上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供货紧缺。2010年初恶劣的天气一直在影响摩洛哥OCP公司的生产,因此延误了黑海对硫磺的出货和摩洛哥卸货,北美供应紧缺导致巴西转向中东进口。加拿大也因为原材料有限供应紧缺,预计第二季度船运温哥华离岸价为200美元/吨。3月硫磺国际价格已上涨至200美元/吨,中东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Adnoc)的报价达到离岸价210美元/吨,美国一家硫磺公司对伊朗3月下旬的报价为到站价215-220美元/吨。
国际硫磺价格从2010年开始上涨至今,中国的下游生产商和贸易商已经开始强烈抵制到站价180美元/吨的高价,显然中国进口商已经停止“追涨”行为。据悉,3月初中国贸易商在接受了中东到站价190美元后,已经没有大客户购买150-155美元以上的硫磺了。
氮肥国际市场交易平淡
近期波罗的海和黑海的一些氮肥交易已经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国际氮肥生产商的压力,但总体来说市场还在艰难地回升。尽管波罗的海的冰雪天气导致运费上涨、运期拖延,但由于近期美洲中部尿素需求比较强烈,3月波罗的海氮肥交易逐渐开始启动。
据悉,2010年1月中国出口尿素40万吨,2009年1月出口15.3万吨,2008年1月出口120万吨。目前中国保税仓仅有30万吨小颗粒尿素,但由于离岸价325美元/吨较高,在国际市场上没有太大竞争力,因此大多国际进口商纷纷将目光投向中东。3月中旬波罗的海小颗粒尿素离岸价为265-275美元/吨。亚洲方面,泰国在以335美元到站价从伊朗进口大颗粒尿素后,近几周还没有开始交易。巴基斯坦从沙特基础工业公司(Sabic)购买35万吨尿素的合同将从4月开始执行,在第二季度完成。
合成氨价格仍有上涨空间
目前国际合成氨市场供货仍然紧张,3月中东所有合成氨都已经售尽,东南亚产量也在下降,因此印度和远东地区进口价在稳步上升。3月初印度Nitrochem公司以390美元/吨的价格购买了1万吨合成氨后,国际价格很快上涨了5美元。尽管离岸价还在上涨,全球的需求依然稳定,看来化肥生产商仍然能够承担较高的成本。美国3月底化肥市场的启动将对全球合成氨市场起到推动作用。
IFA对2009年合成氨产量最新的调查显示,中国产量2009年较2008年上升4%至4180万吨,但是没有出口。世界第二大生产商俄罗斯产量增加2%至1065万吨。第三大生产国是印度,合成氨产量2009年同比增加5%至近1020万吨,但与中国类似,并无出口。然而,2009年乌克兰合成氨产量下降40%到250万吨,而出口量从2008年水平下降了近78%至25.32万吨。美国产量下降2%到780万吨,2009年一年出口量仅为1.97万吨,较2008年下降了近90%。总体来看,全球产量在约1.036亿吨,较2008年增加1%;总出口量为1280万吨,较2008年出口量下降5.5%。
(本报记者 张 番 根据FMB市场报告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