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0年3月26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建设有中国特色缓释肥料技术体系


  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新型肥料专业委员会主任 赵秉强

  未来肥料研究的重点应当是如何提高效率和利用率,而不是继续大幅度提高施肥水平。所以,更新观念、打破传统,力争在未来20年,我国肥料产业实施质量替代数量发展战略,化肥供应量力争控制在5000万吨左右,在不增加或少量增加化肥用量的前提下,通过提高效率,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

  在响应国家保护环境、解决资源的号召下,还空施肥料以其节约能源、利用率高、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等优点引起了行业的关注,并开始迅速发展。是我国缓控释肥行业呈现起步晚、发展快,但是主流工艺还跟踪国外的特点。2000年以后,缓释肥料快速发展,包裹肥料、树脂包衣、硫包衣、脲醛类、生化抑制剂稳定性肥料等大宗缓释肥料品种陆续开展研究,并实现产业化。

  但是,我国的缓控释肥料发展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缓释肥料研制的主战场要以走向大田为主。2.产品进入大田的途径要合理。比如树脂包衣肥料缓释性好、产能低、成本较高,可应用于草坪、花卉、园林绿化等非农市场,而BB肥和工艺简单、产能高、价格低、缓释时间短肥料如包裹型肥料、有机无机复合肥缓释肥料等。3.树脂包衣肥料要重视技术再创新,这其中主要是解决工艺复杂、耗能高、材料贵、成本高、产能低的矛盾。4.加快建设有中国特色缓释肥料技术体系,首先要重视发展非树脂包膜和机制复合型缓释肥料。5.要特别重视缓释肥料使用技术的研究。好肥料要有好的配套使用技术,如树脂包衣肥料表施效果还不如普通尿素。大家需要认真地做好缓释肥料的效果验证和使用技术研究。6.完善缓释肥料标准体系建设,为缓释肥料推广应用和市场监管提供科学依据。7.缓释肥料需要激励政策支持。缓释肥料是环境友好型肥料,但是因为价格高,农民生产成本增加。所以,最好有类似于美国农业部实施的补贴政策。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