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0年3月19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甘氨酸前景依然不容乐观

胡 斌

  由于甘氨酸产能过剩、需求增长潜力不大,预计甘氨酸的价格不会出现大幅上扬,将会保持相对平稳微利运行,一些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的生产装置逐渐被淘汰出局。

  国内甘氨酸中90%的产量是用于农药草甘膦的生产,其市场与价格与草甘膦的市场休戚相关,随着前几年草甘膦市场需求快速增加及价格快速飙升,引发了国内甘氨酸建设的热潮。目前国内甘氨酸生产企业20余家,总产能接近40万吨/年,2010年国内还将新增甘氨酸生产能力约为6万吨左右。由于2009年草甘膦市场低迷,导致甘氨酸市场愁云惨雾,整个行业处于严重亏损状态。

  近期价格上扬,国内甘氨酸价格从2008年初最高的4.2万元/吨,垂直下滑至2009年初的12000元/吨,2009年2月份随着草甘膦价格反弹,甘氨酸价格也一度出现快速反弹局面,最高价格曾达到16000元/吨左右,4月份开始价格又开始回落,6月-11月价格一直在谷底12000元/吨左右盘整,自去年11月份开始,随着草甘膦市场逐渐回暖,加上原料价格上涨,甘氨酸价格逐步上扬,目前价格约为14000元/吨,多数装置出现了好久未见的盈利状态。

  尽管目前甘氨酸价格上涨,市场需求较好,由于产能过剩、需求增长缓慢,市场前景不容乐观。

  产能过剩,增长潜力有限。据统计2008年国内草甘膦的产量约48万吨左右,2009年草甘膦出口不畅、需求疲软,根据主要生产企业的统计数据来看,2009年国内草甘膦的产量约为35万吨左右,按照2008年48万吨产量和其中75%草甘膦采用甘氨酸法生产来计算,草甘膦对甘氨酸的需求约为22万吨左右,而目前国内甘氨酸生产能力接近40万吨。尽管目前国内草甘膦装置能力仍在不断增加,随着全球经济的回暖,草甘膦的需求和出口将有所增加,但是近期新建规模化草甘膦装置多数选用相对清洁的IDA路线,因此以甘氨酸为原料的草甘膦能力占总能力的比例在减少,根据目前主要草甘膦生产企业统计,预计2010年国内草甘膦的总生产能力将达到85万吨左右,其中以甘氨酸为原料的装置能力约为47万吨左右。即使2010年甘氨酸法草甘膦装置按100%开工率计,仅消耗甘氨酸约28万吨左右,加上食品、药物和饲料的2.5万吨左右的需求,未来几年国内甘氨酸市场需求为30.5万吨左右,而到2010年国内甘氨酸生产能力将接近46万吨左右。由于国内草甘膦装置也呈现严重的过剩态势,要保证装置100%开工率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因此实际甘氨酸的市场需求还达不到上述预测的数据。

  由于甘氨酸产能过剩、需求增长潜力不大,预计在原料价格没有剧烈波动的前提下,甘氨酸的价格不会出现较大幅度上扬,将会保持相对平稳微利状态运行,一些规模较小、没有上游原料配套、下游客户不稳定、地区能源价格较高(甘氨酸是高耗能产品)导致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的甘氨酸生产装置正逐渐被市场淘汰出局。

  建议今后国内计划建设甘氨酸装置的企业应三思而后行,以避免投资风险和资源浪费;目前竞争能力不强的甘氨酸装置应未雨绸缪,利用现有转产其他品种;综合国内外生产路线来看,采用副产氢氰酸生产甘氨酸生产成本较低,因此有原料优势的农药企业可以谨慎考虑,期待提高国内甘氨酸装置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