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日前,农业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纠风办、公安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质检总局、全国供销总社九部门联合召开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电视电话会议,部署开展农资打假专项行动。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讲话中指出,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清做好当前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要自觉认识到开展农资打假、加强农资市场监管是实现粮食稳定生产的重要保障,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保障,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重要保障,要切实增强做好农资打假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迅速行动,狠抓落实,扎实开展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确保今年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取得实效。
韩长赋要求各级农业部门切实履行好农资打假的牵头职责,强化组织领导,强化属地责任,强化部门协作,强化执法能力,强化宣传引导,全面落实六部委《2010年全国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要点》和农业部《2010年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严格依法审查农资生产经营主体资质,严格农资品种的审定、登记等许可,全面清查农资生产经营主体。各地要突出在春管春耕、“三夏”、“三秋”等重要农时,集中力量继续深入开展禁限用农业投入品专项整治。对一些涉及面广、造成重大农业生产事故、群众反映强烈的制售假劣农资案件,要限期查办。各地要继续抓好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工作,构建新型农资经营网络,提高放心优质农资产品的覆盖面。
据介绍, 2009年全国农业、工商、质监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203万人次,检查农资企业94.5万家次,整顿农资市场29.19万个次,立案查处假劣农资案件9.56万件,查获假劣农资5.2万吨,货值9.76亿元,假劣农机具3.6万台件,捣毁制假售假窝点318个,取缔无照经营户8362户,为农民挽回直接经济损失10.3亿元。
国家工商总局副局长刘凡、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支树平分别对各级工商、质监部门农资打假工作进行了专题部署。湖北省农业厅、黑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在会上作了典型发言。中国种子协会向全国发出了保障种子质量,维护农民权益的倡议。
会议由农业部党组成员、中央纪委驻农业部纪检组组长朱保成主持。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南英、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专职委员杨振江、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苗圩、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副主任李春生、公安部及国务院纠风办有关负责同志出席会议。此次会议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部分市县设立分会场840个,各级农业、公安、工商、质检等农资打假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约2.9万人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