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3·15,反正是一个我很不喜欢的节日,所谓的“消费者的节日”。
中国消费者协会,日前发布了《2009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在受理消费者投诉的636799件案件中,按投诉类别划分,百货类占据29.1%,服务类占据27.3%等,我们关心的农用生产资料类占据3%,报告说,“可以看出,消费者对农用生产资料、服务类等类别的投诉量同比有所上升,对其他类别的投诉量同比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年年3·15,年年投诉升。投诉也开始产生疲劳了,有意思吗?
我们同时了解到,投诉上升幅度居前十位的商品和服务是,销售(2009年比2008年增长66.4%),航空运输(2009年比2008年增长44.4%),互联网(2009年比2008年增长38.1%)等,位居第八的是“种子苗木和化肥”,2009年比2008年投诉增长比例为15.3%,光属于假冒性质的投诉就占到了10.1%,显著高于1.9%的平均投诉假冒问题的比例。为什么又是农业生产资料,没有一点新意。
我们不得不说一些偏激而难听的话语,自从有了科学种田这码事情,就要有粮食的粮食即化肥;自从有了化肥,就有了利欲熏心的那些人,这也就成了化肥界的悲剧了。农村消费者相关识假辨假的知识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薄弱,那些良心大大坏的家伙们便将质次价廉的种子、苗木,假冒伪劣的化肥、农药推销给广大农民,致使受害农民减产甚至绝收,空前绝后的黑心肠。
有消息称,山东省消协2009年全省12大消费投诉热点中,种子、农药、化肥等农用生产资料投诉比上一年增长41.3%,居投诉热点首位;安徽省消协的统计结果显示,去年全省假冒伪劣农资问题突出,占到投诉总量的四成。一个同比增长四成,一个占到总数的四成,都充分说明了农资质量问题当前十分突出,其实其他省份也好不到哪儿去,这些已经是多年的顽疾了,根深蒂固。
不知道这些制假、造假、贩假、售假者,是否知道,种子、苗木也好,化肥、农药也好,均将严重影响到农业增长,严重影响到农民增收,更加严重的话,将要影响到农村稳定,再再严重的话,将要影响到社会稳定。党中央、国务院重之又重的“三农”问题,也敢屡屡侵犯,看来法律制裁还没跟得上,还是量刑过轻,否则这种“玩笑”谁还敢开呢?怎么会一犯再犯呢?如果可以枪毙,枪毙N次难解百姓心头之恨。
农业部公布2009年农业系统十起农资打假典型案例时,有朋友来电话,“沾沾自喜”地说,你们江苏很“光荣”啊,十占了三,直令我等任人讥笑,无脸辩解。再来看看这些典型案例:①江西浮梁县利民种业公司经营假“优Ⅰ402”水稻种子案;②湖北随州市余某经营假杂交水稻种子案;③湖北荆州市大丰种业有限公司经营未经审定“翠扇大豆”种子案;④新疆奎屯金搏种子经销店经销假油葵种子案;⑤四川成都市捣毁制售假农药窝点案;⑥黑龙江绥化市捣毁制售假拌种剂窝点案;⑦江苏南通市华帝化工有限公司经营无登记证农药案;⑧江苏盐城市瑞杰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经营无登记证农药案;⑨江苏淮安市徐某等经营假农药案;⑩山东即墨市刘某生产经营无登记证农药案。天啊,2009年全国农业、工商、质检系统共查获假冒伪劣农资5.2万吨,货值9.76亿元,假冒农机具3.6万台(件),捣毁制售假冒窝点318个,取缔无照经营户8362户,为农民挽回直接经济损失10.3亿元,那些漏网之鱼,未被查获到的,还不知是个什么天文数字呢!痛心疾首,无话可说。
2010年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3月2日已经全面启动,由农业部、最高法、最高检、工信部、国务院纠风办、公安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全国供销总社等九个部门联合开展,我们只能情深意切地说一句:“打假远未成功,同志尚需努力”。
我为什么不太喜欢3·15,你想想,如果一个农资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都是通过这一天,通过行政干预、通过媒体干预、通过法律干预或通过其他手段干预,来实施对老百姓的责任或承诺,那其余的364天呢?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监督政府,总理的黄钟大吕之声,诚哉斯言。为什么农资生产者,经营者不也创造条件,让老百姓这些消费者去监督呢?
如果总想通过3·15来消除伤害,扶弱帮贫,那么这个节日,只能是一个传说,永远只能是一个节日,永远只能是一个传说,只有老百姓的农资消费真正做到透明与安全,只有我们的监管机制从根本上杜绝买卖双方的强弱差距,只有我们的农资使用者、生产者、经营者互相信赖,互相依靠,互相热爱,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只有天天3·15,才能和谐创造出肥市梦工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