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2019中国茶业科技年会在深圳坪山燕子湖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图2:开幕式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王汉中作专题报告。
图3:与会代表在阅读墙上张贴的“科技成果”展示。
创新之城,科技之都;科技兴茶,聚焦深圳。
12月10日至13日,2019中国茶业科技年会在深圳坪山燕子湖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开幕式现场,全国27个省、直辖市以及香港、台湾等地区,31个县市茶业管理部门、 54家科研院所、36所高等院校、21个茶叶社团、244家茶叶企业,以及韩国、美国、新西兰等国际友人,近1500名代表齐聚,共襄行业最顶尖、最权威、最专业的科技盛会.
本次科技年会由中国茶叶学会主办,深圳市茶文化促进会、深圳市华巨臣实业有限公司承办,得到了深圳市坪山区人民政府、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中国茶叶学会茶产业协同创新共同体等政府机构、社会组织的大力支持。
强大阵容 智慧碰撞
作为茶行业一年一度的重磅盛会,本次科技年会邀请到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王汉中,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茶叶学会名誉理事长陈宗懋,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茶叶学会监事刘仲华3位中国工程院院士。此外,还有来自韩国、美国等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从科技创新引领、茶叶质量安全、茶文化的转化与创新、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茶叶深加工、茶产业业态创新、茶叶消费特征与趋势等多个角度带来72个精彩的报告,堪称是年会创立以来规格最高、阵容最强大的一次。
中国茶业科技年会,汇集科技人才、行业精英,搭建知识交流、思想碰撞平台,是构建产、学、研、政高效融合的重要桥梁。此次,中国茶业科技年会在深圳的盛大召开,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与大力支持。开幕式现场由中国茶叶学会理事、深圳市茶文化促进会会长、深圳市华巨臣实业集团总裁杨文标致开幕词,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司乡村文化指导处黎晓莎处长、中国茶叶学会理事长江用文研究员发表讲话。
开幕式上,主办方为第六届中国茶叶学会科学技术奖和青年科技奖获奖代表颁发了证书和奖杯,为陈宗懋院士、刘仲华院士、江用文研究员、鲁成银研究员、阮建云研究员、王岳飞教授等6位中国科协全国首席科学传播专家颁发聘书,寓意着中国茶叶学会对中国茶业科技工作者、茶文化传播者极大的肯定与鼓励。此外,现场还举行了新成立的中国茶叶学会专家工作站和学会服务站的授牌仪式。
挖掘文化 硬核解读
在主会场特邀报告中,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王汉中研究员从大农业的角度,与嘉宾们分享如何通过科技创新来引领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陈宗懋研究员分析了当前茶产业中的主要农药残留、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残留情况,并重点解读了如何利用绿色防控手段抓好茶叶的质量安全。今年刚入选的新晋茶届院士湖南农业大学刘仲华教授为现场的嘉宾们深入剖析茶叶深加工的现状与趋势,为下一步茶产业发展指引新的方向。
为深入挖掘茶文化的深厚底蕴,全面了解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正本清源,让古老的中华茶文化保持旺盛生命力和持久影响力,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司乡村文化处委托中国茶叶学会开展“茶文化转化与创新”项目研究。中国茶叶学会组建了一支专业的研究团队,包含核心成员7人,外聘专家4人,其中,正高4人,副高3人,博士1人。经过7个多月的研究,形成了70000字的调查和研究报告,基本摸清了我国茶文化历史发展脉络、茶文化遗迹遗址、茶文化推广传播组织、茶文化学术研究现状,为茶文化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了扎实基础。这一项目研究进展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党委书记姜仁华研究员在主会场上进行了分享。
此外,本次“科技成果交流会”展示了茶业科技新成果50余项,推介16 家高校科研院所,为茶业从业者们开阔了眼界,拓展了思路; “茶学毕业生人才信息交流会”展示了15所高校500份茶学应届毕业生简历,为茶学毕业生和茶企间搭建公益性招聘信息平台。为了更好地与各界同仁分享这一茶界盛世,本次年会还设置了全程直播,未能抵达现场的朋友可在线观看活动盛况。
经济发展 科技先行
本次年会以“科技支撑茶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分别设立了主会场、两个茶业科技分会场以及一个茶业经济分会场。分会场深入探讨了茶产业创新突破、茶旅文产业融合、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24项议题,在议题越辩越明的过程中,找寻茶产业发展的方向,探索茶产业发展的未来。
在茶业科技分会场,中国茶叶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阮建云以《抹茶栽培管理技术》为题,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陈亮以《茶树品种登记及品种权保护进展》为题,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副研究员唐颢和黎建龙、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副研究员苏有健和张家侠、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创新中心主任唐晓波、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休闲农业研究所副所长杨亦扬以《茶园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模式集成与示范》为题,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所副研究员周利以《出口茶叶的风险物质解析》,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王文明以《茶园机械现状及发展趋势》为题,中国气象局首席气象服务专家金志凤以《茶叶气象精细化服务技术》为题,分别作报告。
此外,在茶业经济分会场,8位分享嘉宾从我国茶产业的业态创新、品牌传播、消费体验、市场解读等方面,全方位、多角度地为大家进行了报告;在茶业科技第二分会场,7位分享嘉宾从茶叶标准现状和发展趋势、茶业科技创新、茶叶深加工等方面,从宏观到微观、从方法到建议进行了分享,可谓干货满满。
薪火相传 开创新辉煌
深圳是中国各省茶叶生产企业重要的销售基地,是中国茶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重要窗口。多年来,深圳强大的创新基因、丰富的产业资源、开放包容的城市胸怀,为茶产业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助力茶产业高速发展。2019年,中国茶业科技年会第一次从产区走向销区,来到深圳,借力“未来之城”,开启科技兴业的新征程。
此次,中国茶叶学会与深圳华巨臣实业有限公司强强联合,以高标准、高要求,共同打造行业权威盛会,创造中国茶业科技年会的新辉煌。据悉,在这一年里,华巨臣不断走访全国各大茶产区,科技、金融、生物医药等相关产业,通过深入产区、链接资源,打造贯通产业链上下游的资源平台;通过打通茶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金融业、生物医药产业等深圳优势产业的对接渠道,构建万物互联、优势互补的产业生态圈;通过科技年会与深圳茶博会的融合互补,搭建茶业产、学、研、政无缝对接平台。
未来,华巨臣将作为茶业科技成果的发布平台,秉承“弘扬中华茶文化、促进茶经济发展、创造茶产业强国”的宗旨,进一步发挥华巨臣的多层次服务平台资源优势,为传播茶文化、繁荣茶贸易、促进茶产业发展、带动茶农增收致富贡献应有的力量。
绿色旗帜轻飘扬,科技精神永相传。开幕式最后,杨文标将这面象征着传承与发扬的旗帜交接给下一届承办方——江西婺源代表。
中国茶业科技年会自1990年创办以来,已成功举办27届,作为学会服务茶产业的综合性平台,集产、学、研、政合作交流为一体,聚焦国内外产业、技术发展动态,展示最新技术,推进成果转化落地,分析产销形势, 推介茶叶专业人才,回应热点难点问题,为政府决策出谋划策,营造良好饮茶氛围,促进茶产业转型升级,已成为茶叶界极具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科技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