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9年12月17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校农结合”开启供销惠农新路子
贵州省绿色农产品流通控股有限公司构建“农产品上行”新通道
□ 本报记者 李彩琴

    ① 绿通公司员工把挑拣好的蔬菜搬运上配送车辆。

    ② 公司绿色农产品运输车。

    ③ 公司员工按照学校订单分拣蔬菜。

    12月中旬的贵州省遵义市余庆县,凌晨的温度已降至3摄氏度,寒气逼人。在余庆绿通供应链有限公司冷链车间内,工作人员把蔬菜、肉、粮油等食材分装好,等到四五点钟再由驾驶员准时送往各个学校。10辆冷链物流车目的地不同,相同的是山路都不好走。有的路段因为太危险,赶上雨雪、凝冻等恶劣天气,驾驶员就得用上十二万分的小心。

    张昊是余庆供销电子商务公司的总经理,兼任余庆绿通供应链有限公司物流总监。他毫不讳言:“物流车若是走山路送餐,遇上恶劣天气我就提心吊胆,生怕10点之前听到手机响——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嘛。”

    2017年9月,为贯彻落实贵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创新农产品产销对接机制提高产业扶贫精准度和实效性的意见》,加快推进脱贫攻坚步伐,贵州省供销合作社成立了贵州省绿色农产品流通控股有限公司,主要经营范围包括农(副)产品的生产、加工、收购、销售,货物的物流运输和仓储及电子商务等,致力于创新农产品产销对接“供应链+大数据”流通的新模式。

    余庆的“农校对接”,正是绿通公司供销惠农的成果之一。

    为农服务的“国家队”

    12月7日,贵州省委常委龙长春赴贵州省绿通公司余庆分公司视察指导工作,对其“校农结合”供销惠农模式给予肯定。他指出,贵州省社要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和绿通公司省级平台优势,认真落实省委关于“校农结合”相关精神,不断推动农业产业发展,服务“三农”,助力脱贫攻坚。

    2018年,经余庆县政府招商引资,绿通公司全资设立贵州余庆绿通供应链有限公司,承接全县中小学营养餐食材配送及食堂托管业务。今年春季学期以来,累计配送蔬菜300余万斤、肉类50余万斤,并逐步摸索出一条全链条协同、全流程管理、全方位帮扶的“三全运营”和信息化、标准化、产业化“三化管理”的“余庆模式”。

    通过“农户+企业+学校”的订单方式指导农户生产,公司为余庆当地的农业产业发展提供了新思路,解决了农民“种什么、卖给谁”的难题。视察当天,多个来送菜的农户都反映:“学校的农产品需求固定,有了销路,种菜才能卖出钱。”记者了解到,根据学校对农产品的品种和数量需求,截至目前,绿通公司已与余庆县14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签订合作关系并建设“校农结合”示范基地2395亩、养殖面积5500余平方米,共采购当地蔬菜231万斤、肉类103万斤,挂牌“校农结合”基地7个。

    “数据显示,贵州省各级各类学校食堂近1.8万个,市场潜力巨大。”贵州省绿色农产品流通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高树刚表示,贵州是全国贫困人口最多、贫困面积最大、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主战场和决战区。身为供销合作社的全资企业,公司在成立之初就定下了为农服务“国家队”、脱贫攻坚生力军的使命。产销对接是农业产业革命成败的关键一环,为此,公司以“农校对接”为突破口,一头连接学校、一头连接农民专业合作社,搭建农产品流通供应链平台,创新精准扶贫中的利益联结机制,为全省脱贫攻坚、农产品产销对接探索经验。

    中小学校的“炊事班”

    12月13日,张昊向记者提供了一份配送单。上面显示,12月11日,公司共配送肉类6333.2斤、蔬菜31625.9斤,包括土豆、老南瓜、胡萝卜、大白菜、青椒、西红柿、玉米、豆芽、魔芋豆腐和姜、蒜、葱等。他介绍,公司与教育局营养办、学校代表成立膳食委员会,共同制定一周食谱,根据食材需求用量,采取统一采购、统一质量、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统一配送的“五统一”模式,严把种植、采摘、检测、分拣、运输、收货“六道关口”,确保食品安全和优先采购本地农产品。据悉,春季学期农产品采购额中本地食材总采购额达到60%以上。

    “公司与教育局签订学校食材采购配送合同,可以确保本地农产品销售终端的可控性和稳定性。”张昊说,为确保学校采购食材的质量安全,实现“营养餐、贵州产、放心餐”,他们建立了完善的食品安全检测体系,配齐农产品检疫检测设备、建立保鲜(冷藏)库、冷链物流运输体系;建立基地农产品溯源系统,进行数据监控与统计,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脱贫攻坚的“贴心人”

    “在贵州,脱贫攻坚是当前的首要任务之一。”高树刚说,“校农结合”运作对脱贫攻坚的作用显而易见。县级营养餐运营公司与基地(合作社)签订采购订单合同,推行订单农业种植、养殖计划,明确贫困户进入合作社参与,解决务工及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从而以稳定的销售渠道解决贫困户自身发展的内生动力。

    余庆县供销合作社主任谢杰介绍,贫困户受益主要通过三个途径:一是让异地扶贫搬迁的贫困户到公司当车间工人,增加其工资性收入;二是贫困户通过劳务输出和土地入股到基地(合作社)工作,增加工资性和财产性收入;三是优先采购贫困户种植及养殖的农产品,增加经营性收入。

    “校农结合”的供销惠农“余庆模式”,让公司利用学生在校就餐平台创新实施“校、企、村、社”联合发展,让“校农结合”实现了更进一步的华丽变身,此模式还被写入了省政府“校农结合”实施意见文件。下一步,将在更多地区推广。

    据了解,目前贵州省绿通公司已与30余个高校及关岭、余庆等6个县建立了“校农结合”业务,与16个贫困县、25个贫困乡镇、100余家合作社签订采购合作协议;在农企联盟方面,公司与包括贵州饭店在内的 5 家国资企业单位签订协议,为其旗下关联企业的员工食堂及餐饮机构配送每天所需食材原料;在“农医对接”方面,公司已与省卫计委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 8 家医院签订了配送协议,为职工食堂和营养食堂配送食材。

    高树刚介绍,今后,公司将依托省级平台供应链管理和品牌营销优势,将品相好、规格高的农产品配送至学校、超市、企事业单位食堂等,并将依托供销合作社系统优势,与东西部对口帮扶省、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对接供应渠道,将品质上乘的优质绿色农产品推向国内外市场,塑造贵州农业品牌新形象。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