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9年12月6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一家银行与三位客户的暖心故事
福建省顺昌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当好苏区人民的“金融守望者”
□ 刘 莉

    1929年,中国第一家红色信用社在福建永定成立。今年,是红色农信成立九十周年。多年来,传承红色基因的福建省顺昌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大力支农支小、扶贫扶绿,充分发挥农村金融、普惠金融、民生金融三大主力军作用。与农民最亲、离小微最近的顺昌农信人正以最实服务彰显“红色农信”本色。

    “信用社和我们农民最亲”

    通过养蜂过上幸福生活的养蜂大户郑全富,如今是顺昌县洋墩乡村民们羡慕的对象。

    郑全富迈上养蜂致富之路背后,是顺昌农信社的金融支持。2010年,经过几年摸索,他初步掌握了养蜂的门道,决定贷款1万元,加速发展养蜂事业。要贷款,他首先想到的就是农村信用社,“因为信用社和我们农民最亲啊!”有了资金支持再加上自身勤劳肯干,郑全富靠着养蜂过上了小康生活。

    2015年,郑全富到外地系统学习了养蜂育种技术,回来后就一门心思研究规模养殖。次年,他又从信用社贷款5万元走上了规模化养殖的道路。如今,郑全富的养蜂场占地50多亩,拥有500多个蜂箱,产出的蜂蜜销往全国各地。

    说起未来的计划,郑全富信心满满,他打算继续扩大养殖规模,带领全县40多户贫困户脱贫致富。郑全富的乐观代表了很多农户的想法:产业发展势头不错,资金周转又有保障,加快发展的信心自然更足。

    顺昌素有“中国竹子之乡”“中国杉木之乡”“中国竹荪之乡”之称。这里数万个种植户凭借该联社的“金融活水”,浇灌出了富裕的生活。近年来,该联社还为农户量身打造了“烟农乐”“葡萄贷”“果蔬贷”“竹林贷”等特色信贷产品。截至2019年10月末,该联社涉农贷款余额16.37亿元,农户贷款覆盖面20.64%,真正成为了顺昌农户最“亲”的银行。

    “全靠信用社这个老朋友”

    一提到农村信用社,顺昌县齐星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郭齐汉就打开了话匣子:“我从事海鲜菇栽种十多年了,经历过被动负债,也经历过行业周期起伏,信用社从第一笔创业贷款开始,一直陪在我身边。我有现在的种植规模和幸福生活,全靠信用社这个老朋友。”

    “有人说银行是‘晴天送伞、雨天收伞’,我觉得信用社就不是。”郭齐汉印象最深的是,2015年,公司承担联保责任,需要替人还贷200万元,再加上业务扩张资金紧张,多项贷款到期面临无钱还本的境地。该联社得知情况后,专门组织人员开展调研,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为企业办理无还本续贷, 避免了企业因抽贷断贷而资金链断裂。如今,齐星公司生产的海鲜菇等农产品远销往国内很多大中城市及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

    企业的发展还带动了当地贫困户的就业脱贫,目前已经有15个贫困户在齐星公司就业。今年,顺昌联社向人民银行申请扶贫再贷款2000万元,向贫困户和支持贫困户的企业发放,其中为齐星公司配套扶贫再贷款700万元,为该企业节省成本30多万元。

    当一家“土生土长”的银行把贴心服务小微企业当成责任时,当地的小微企业就把它当成了最亲最近的朋友。顺昌联社与顺昌县域内的小微企业就是这样的“朋友”。

    “感谢信用社支持我们搞红色旅游”

    今年6月份,洋口镇将军村的程建在洋口红色旅游小镇上的“石全石美”奇石花盆店正式开业了。8年前,初出茅庐的程建想承包山场但是资金不足,“当时我没有任何资产,只有信用社肯贷款给我。”有了顺昌农信社1万元贷款支持,勤劳的他赚得了“第一桶金”。去年,他觉察到洋口镇红色旅游的商机,计划将生意的触角伸向奇石盆栽。但是采购原料和机器、装修店面、招聘工人的钱从哪里来?

    程建再一次找到了农村信用社。

    “感谢信用社支持我们农民搞红色旅游。”解决了资金来源的难题,程建的生意越来越红火。今年3月份,他的奇石盆栽还在“顺心顺意·有味有福”顺昌特色文化福州推介会现场展出。

    程建是顺昌联社“红色旅游”信贷产品的众多受益者之一。

    2016年末,顺昌联社与洋口镇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以当地打造“小福州大福地”红色旅游小镇为切入点,结合精准扶贫工作,合作创新“红色旅游”信贷产品,为从事“红色旅游”项目的企业法人、自然人客户及贫困户创业提供“一站式、一条龙”金融服务,累计发放贷款108笔、共计640多万元。

    如今,洋口红色鲜花旅游小镇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地游客来参观学习。洋口的彭德怀办公旧址、毛泽民故居、苏维埃政府旧址、十七号兵站、东方军纪念园等红色旅游景点已成为省市县委党校学员、各级党政机关干部接受红色革命传统教育的校外基地。洋口镇的村民在顺昌农信社的支持下进一步分享到了红色旅游发展的红利。

    去年底,该联社的“三有书屋”在洋口镇落成,书屋和苏维埃政府旧址相对而立,现有党建、经济金融、农业科普、农信文化等书籍500余册。古朴的装修风格和充满人文气息的布置吸引了众多游客参观,成为洋口红色旅游小镇上又一个特色“打卡地”。

    正如顺昌县里奔流不息的富屯溪,不畏艰难的顺昌农信人将“农”字深深镌刻在心上,把顺昌人民的思量放在心上,不忘初心,继续奋斗,搭载着福建农信系统的“巨轮”,重新出征,豪迈远航。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