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9年12月6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大凉山上的扶贫故事——四川凉山农商银行助力彝族百姓摆脱贫困

□ 本报记者 吕国旺 通讯员 喻江虹

    仅靠一条悬挂在峭壁上的藤梯通向外界,让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的“悬崖村”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然而仍鲜为人知的是,“悬崖村”在被外界知晓以前,凉山农商银行已经给予了其十年的信贷帮扶。

    为彝区贫困百姓纾困,是凉山农商银行的中心工作之一。把精准扶贫工作作为“政治工程”“民生工程”“发展工程”战略定位的同时,该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杰还习惯用“良心工程”来带动员工们全力推进普惠金融工作。他说:“我爬过‘悬崖村’的那条梯子,现在凉山州3700多个行政村当中还有很多像‘悬崖村’那样艰苦的村子。如果不全心全意为贫困百姓办实事,我们要问问自己的良心能不能过得去。”

    刘杰向记者介绍说,作为我国“贫中之贫”的“三州三区”之一,凉山州的扶贫工作尤其艰巨。其辖内的17个县,目前仍有11个是国家级贫困县。凉山的脱贫情况成为中央“2020年实现全国贫困县全部摘帽”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因素。

    面对这项压力巨大的扶贫任务,凉山农商银行在当地众多的金融机构中担当起了十分重要的角色。

    “民生工程”福泽火普新村

    让每个彝族农户获得良好金融服务

    站在凉山州昭觉县解放乡火普搬迁移民新村的金融综合服务站门口,视线远处峰峦叠起,满目苍翠。一幢幢新建的民房白墙灰瓦,安卧在大凉山的怀抱里。这个村子海拔近2800米,镶嵌在蔚蓝天空中的云朵仿佛触手可及。

    凉山农商银行解放乡分理处主任拉以木且年轻干练,脸上的皮肤被高山上的阳光晒成了古铜色。他介绍,火普村的706名村民全部是彝族。村子通往外界的山路蜿蜒漫长,在过去,村民到该行最近的解放乡分理处办理业务,也需要十几公里的路程。为此,该行把金融服务站建到了村子里。在这间不起眼的小屋里,存款、贷款、查询机具一应俱全,村民们不用出村,就能享受到基本的金融服务。

    记者在火普村采访期间,44岁的村民阿勒有子骑着摩托车风风火火地赶来了。他是凉山农商银行特聘的火普村金融联络员,职责是操作金融服务站里的机具,帮助村民办理金融业务。另外,该行还为他配备了一台便携pos机,如此一来,阿勒有子就能骑上自己的摩托车,把金融服务直接送到村民的家里。

    刘杰说,考虑到凉山州特殊的地理环境,凉山农商银行花重金在全州范围广泛布设金融机具,目前已经基本实现了“村村有机具”,一举解决了村民办理金融业务需要长途跋涉的难题。

    服务难题解决了,少数民族的授信难题也亟待解决。记者看到,在火普村金融服务站的门口,张贴了一张“央行扶贫再贷款+个人精准扶贫贷款”评级授信公示表,详细记录了该村每一户农户的评级授信情况。从一颗星到五颗星,农户可以根据信用星级获得1万元至5万元不等的贷款。

    为了确保每一户彝族农户都能获得良好的信贷服务,凉山农商银行颇费了一番心思。

    类似于汉族的姓氏制度,凉山的彝族百姓用“家支”制度来维系家族的血缘关系。在客户经理逐户走访开展信贷调查的基础上,该行在每一个彝族“家支”中遴选出一名在“家支”中德高望重的代表,为该行的信贷调查工作把关。整体信用良好的“家支”,还可以被评为“信用家支”,从而让农户获得更加优质的信贷服务,并把此项政策在全州范围推广。

    与此同时,该行还在火普村成立了信贷风控小组,为村里的信贷安全工作保驾护航。如此一来,形成了由农商银行、风控小组、“家支”代表构成的三级信贷调查关口,既保证了金融服务不落一户,又保证了扶贫信贷资金的精准发放。

    在58岁的村民吉地尔子家,记者看到了张贴在他家门口的“凉山农商银行信用户”标识卡,也看到了火普村的老照片。搬迁之前的火普村处处是破败凋敝的景象,村民连水电暖等基本的生活需求都难以保障。

    吉地尔子的妻子带领记者参观了自己的新家。她告诉记者,如今家里通了自来水,安上了暖气,还用上了太阳能,她边用手比划,边用不太流畅的汉语对记者说:“共产党好,农商银行好。”

    在吉地尔子家的前方,两排新建的蔬菜大棚格外醒目。在凉山农商银行的信贷资金支持下,火普村的村民们合资建起了专业合作社,种植土豆、草莓、羊肚菌等特色农作物,合作社一半的收入用来给参与其中的农户分红,农户每年可以从中获得几千元到几万元不等的收入。此外,靠着该行的扶贫贷款,大部分村民养殖了猪、牛、羊等家畜,部分农户还办起了农家乐。老乡们依靠自己的劳动,日子越过越红火。

    “政治工程”助力精准扶贫

    让每个贫困户获得匹配的信贷服务

    精准扶贫重在一个“准”字。对此,凉山农商银行下了一番硬功夫。该行借助一系列实实在在的惠民举措,消除贫困户申请贷款的后顾之忧。

    起初,贫困户在申请贷款之前,繁琐的申请流程和严苛的准入条件就让他们犯了难。为了简化贷款流程,降低准入条件,该行创新推出了扶贫小贷“5221”及“两免一补”政策。在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展评级授信的工作中,针对贫困户的诚信度、家庭劳动力、家庭劳动技能、上年度人均纯收入四个维度做出评估,分别赋予50%、20%、20%、10%的权重,并给予“免抵押、免担保,财政扶贫贴息”的优惠政策。

    而对于因客观原因或不可抗力因素导致产生不良信用记录,但仍有生产经营能力和致富愿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一般农户、种养殖大户、家庭农场等农村经济主体,该行专门出台了《农村信用救助工作实施方案》,并将这个群体纳入救助对象,给予其适当放宽信贷准入条件、合理调整贷款期限、实行差别化信贷管理、执行贷款利率优惠等一系列优惠政策。

    在扶贫产品方面,该行在原有的“扶贫小贷”“妇女创业贷”等信贷产品基础上,又根据凉山州彝族文化特点,创新推出“彝家新居按揭贷”“彝家脱贫产业贷”等16款新型信贷产品。多样化、定制化的信贷产品,让不同情况、不同需求的贫困农户都能获得匹配的信贷服务。

    “发展工程”推动乡村振兴

    让每个守信的人获得看得见的回报

    谈到大凉山地区的特色农产品,刘杰如数家珍。他认为:“扶贫的核心是扶产业。在做实扶贫工作的同时,也要统筹兼顾,抓好农业产业化的信贷服务。”

    针对当地地广人稀、交通不便的特点,该行按照“小额农贷—整村推进”思路,将辖内各县按区域经济特征分为三类地区,又将每类地区的客户区分为优秀级、较好级和一般级三个等级,不同类别、不同等级的客户实行差别化最高额授信。对于处在优秀级的产业大户、家庭农场主、个体工商户等经济主体,参考其融资需求、经营规模、偿债能力等因素,追加不超过一般授信额度300%的特别授信,农户单户授信总额(一般授信额度+特别授信额度)最高可达20万元。对于无不良贷款的信用村,该行执行支农再贷款利率或扶贫再贷款利率;对不良贷款在1%以内及1%—2%的行政村,在各支行利率定价基础上分别下调20%和10%,让信用状况良好的农户获得看得见摸得着的回报。

    此外,为了确保金融服务质量,该行推行金融“双向联络员”模式,即在每个行政村选定1名该行的客户经理为金融联络员的基础上,又从村组干部、第一书记、助农取款点商户、“家支”代表中再选配一名金融联络员,两个方向的联络员互通有无,共同负责所在行政村的金融服务工作,合力打通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截至目前,凉山农商银行的291个机构网点已经发放了128948笔,总金额近64亿元的精准扶贫贷款,其总额在当地所有金融机构中的占比达到了71.97%,精准扶贫贷款余额超过17亿元。2200余名员工翻山越岭,扶贫贷款从几千元到几万元,一笔一笔地查,一笔一笔地放,确保信贷扶贫资金不落一户,不落一人。

    “凉山的扶贫任务虽然艰巨,但是我们志在必得。目前有四个贫困县正在接受脱贫验收,力争明年让剩下的7个贫困县全部脱贫。”刘杰说,“扶贫不仅是‘良心工程’,更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我相信,今天我们多为老百姓做一点,在我们老了之后就会多一份美好的回忆。”

    大凉山彝区有一首民歌,叫做“阿杰鲁”(不要怕)。正如歌里所唱的那样,凉山农商银行为彝区贫困百姓建起了一道抵御贫困的壁垒,让他们“阿杰鲁”。这家扎根大凉山的本土银行,正一步一个脚印地陪伴着彝区贫困百姓,向全面脱贫摘帽的伟大目标迈进。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